您的位置: 首页>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文献 > 详细页面

“非遗”博览会将展现“非遗”装扮的现代生活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牛锐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8日 浏览量:

新疆哈密传统刺绣品牌“密绣”绣娘展示刺绣技艺。 资料图片

  2016年9月21日至9月25日,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

  记者从日前文化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此次博览会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主要包括“传承与再创造——非遗精品展”、“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优秀成果展”、“非遗保护学术成果展”、“传统工艺项目比赛”、“传统工艺制品和非遗衍生品展示交易”、“非遗特色系列活动”六大内容。活动除了展示“非遗”作品的精湛技艺外,还将充分展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已有作品和可能途径。在展览形式上,动静结合,集展陈、比赛、体验为一体,重在宣传“非遗即生活”的理念。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表示,在近年来的工作中,文化部总结了“非遗”保护的三个理念,即在提高中保护的理念、走进现代生活的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理念。

  为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文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启动了两项重要工作:一个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传统工艺为重点,委托大学对传承人和普通从业者开展研修培训,提高他们的学习和传承能力。这项工作目前已有57所大学参与,培训学员4700余人。另一个是振兴传统工艺工作。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文化部和相关部委正在制定《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在文件起草的同时,文化部还支持企业、高等校院与手工艺人合作,在新疆哈密、贵州黔东南、湖南湘西、青海果洛等地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

  据介绍,“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优秀成果展”是此次博览会的一大亮点。届时,参与此项计划的全国57所高校的优秀成果都将得到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世代相传、活态传承。研培计划解决的主要是传承人的理念问题,目的是开阔传承人的眼界,帮助他们在以往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些符合当下生活和年轻人审美的作品。”马盛德说。

  活动期间,来自民族地区的传统工艺工作站也将带着他们的最新成果亮相,展示传统工艺和设计企业、高校相结合的成效。比如,雅昌文化集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立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传统工艺工作站,建站5个月来,在保持哈密刺绣元素和民族符号基础上,研发出笔记本封面、刺绣耳机等上百种完全可以融入今天生活的新产品。北京木真了时装有限公司设立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充分挖掘土家族织锦等民族文化资源,努力打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销基地”。上海大学驻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坚持以活态传承方式研究“非遗”课题、发展“非遗”队伍、建设“非遗”社区,让设计师与当地藏族手工艺传承人一起研发了天珠造型的牦牛皮包等文化产品,为振兴传统工艺、推动高端文化旅游发展增添了动力。

  马盛德说:“我们的‘非遗’产品本身不差,只是缺一点时尚感,稍稍改变一下设计和包装,进入到我们的生活是没有问题的。本届博览会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使传统工艺和现代生活找到一个结合点,这对将来‘非遗’保护工作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