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团队成功复原的贾湖骨笛。
贾湖骨笛
据新华社电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竹笛演奏家唐俊乔领衔的艺术家团队成功复原8000年前中国先民们制作、吹奏的贾湖骨笛,并以此为灵感创作了大型原创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在今年5月举行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笛韵天籁》将登台首演,让观众听来自远古的“中国之音”。
骨笛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上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发掘出30多支用丹顶鹤尺骨制成的骨笛。贾湖骨笛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也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贾湖骨笛出土之际,素有“江南笛王”之誉的浙派笛艺创始人赵松庭受邀吹奏骨笛,留下了珍贵的音乐资料。赵松庭曾希望复原贾湖骨笛并登台演奏,但他心愿未了便抱憾辞世。
2016年底,作为赵松庭的女弟子,唐俊乔申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继续推动复原工作。她邀请资深制笛师王建宏共同复原贾湖骨笛,历时一年,试验60余次。根据我国已有考古发掘的相关研究成果,唐俊乔等人先后采用红木、紫檀、杉木、紫竹、湘妃竹、苦竹、树脂合成材料等进行反复实践和实验。最终,他们以树脂合成材料和苦竹复原出了“非常接近”贾湖骨笛的音色。对比当年赵松庭留下的音频资料,上海音乐学院团队复原后的“仿制骨笛”与贾湖骨笛音色接近,但音准更准确、音质更丰满。
成功复原贾湖骨笛后,上海音乐学院组建了阵容强大的创作团队,包括作曲家许舒亚、多媒体音乐制作人代晓蓉、中国歌剧舞剧院编剧徐瑛、中央芭蕾舞团一级编导费波等,共同创作完成了大型原创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把8000年“笛”的故事活态呈现于舞台之上,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艺术解读”。
据悉,《笛韵天籁》将由唐俊乔、蒋国基和魏思骏主演,艺术风格跨界创新,在音乐上融合了民族器乐、交响乐、电子音乐、合唱等多种元素,在视觉上则以多媒体方式展现梦幻唯美效果,充满中国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