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民族文博>文博知事 > 详细页面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民族文化宫博物馆 作者:农学坚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7日 浏览量:

  生态博物馆于上世纪70年代在法国诞生,之后在世界各地逐渐推广。它是致力于将某一社区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及其生态环境进行原地保护、整体保护和动态保护,并强调居民自己保护和传承发展的一种新型博物馆。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贵州、广西、内蒙古和云南等省区,在借鉴国外生态博物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陆续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博物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生态博物馆正在发挥着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独特作用,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日益显现。但是,由于生态博物馆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而且它所关联的问题比较复杂,因此遇到的困难也比较多。不断总结经验,客观分析实际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及其解决办法,探寻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博物馆发展之路,这是中国生态博物馆必须要做的课题。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对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进行总结,并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生态博物馆在广西的实践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组织实施、广西民族博物馆和项目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具体营建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项目,于2003年年底开始正式进行试点建设工作。2005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制订了《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十一•五” 规划》,正式实施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即由广西民族博物馆与约10座民族生态博物馆构成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联合体),从而构建起各个民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信息资料收集中心与研究中心。由此,广西将拥有一个规模较大的生态博物馆群,产生民族文化保护的联动与合力效应。同时,所有这些生态博物馆均作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工作站(科研基地),形成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龙头的“1+10”民族文化保护网络。建成后的各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互动与延伸关系,建立起全方位的资源平台,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效率,创新为中国生态博物馆实践中的“广西模式”,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到2009年8月,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建设已经完成大半,先后建成开放了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贺州莲塘客家围屋生态博物馆、那坡黑衣壮生态博物馆、灵川长岗岭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汉族)和东兴万尾京族生态博物馆等七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其余的融水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金秀古陈瑶族生态博物馆和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等的研究与展示中心硬件建设已经完成过半,预计将于2010年元旦前陆续建成并提供社区居民与研究者、旅游者共享。

  (一)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经验总结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6年建设,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了符合广西实际情况的做法。这些经验归纳如下:

  1.专业性指导贯穿始终

  组建了一个由民族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课题小组,承担广西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项目的选址、实地调查、专题研究和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工作,并在生态博物馆实施过程中突出课题小组的专家指导作用,并始终负责该项目的业务指导,保证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和今后运营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2.各级政府达成共识

  项目启动前做充分的宣传与动员工作,使项目所在地市、县、乡、村四极组织和自治区文化厅在项目建设意义、目标、选点、管理机制和投资组合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达成共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在生态博物馆项目实施过程中,自治区、市、县人民政府都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首的,由相关部门领导参与的生态博物馆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好所涉及部门的各种关系、层层落实、齐心协力办好生态博物馆。

  3.学习型的实验

  生态博物馆是近40年来世界博物馆体系中异军突起的新类型,不仅其理论还在不断完善中,实践活动中称谓也不尽统一,模式多样。所以,实际工作更需要有清晰的思想指导,把握根本,不弃立意。2003年,广西政府以“十百千人才重点项目”的人才培训基金,资助了建设广西第一个生态博物馆的南丹县举办了“广西生态博物馆建设思路与模式探讨高级研讨班”,对政府官员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50多名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中国著名博物馆学理论家苏东海先生等国家级专家欣然远道而来,给学员们授课,与大家探讨,解答项目所在地具体工作者的理论和实践上的疑惑与问题,从而使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在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指导下起步,同时贵州生态博物馆实施小组也带来了他们6年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此后的项目实施中,我们始终强调各种形式的不断学习与探讨。

  4.创建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模式

  广西自治区政府以行政措施,将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全区陆续建设的10座民族生态博物馆组成“联合体”,形成“1+10工程”模式。所有生态博物馆作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工作站和研究基地,广西民族博物馆发挥“1”的龙头作用,参与指导和具体实施生态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两者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动与延伸关系,共同承担民族文化保护、研究、展示、传承和发展的重任。

  5.及时制定相关的管理规范

  自治区文化厅和广西民族博物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文化部《博物馆管理办法》以及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六枝原则》拟定了《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管理暂行办法》,同时编写《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项目建议书》。各生态博物馆保护区也自发成立了相应的民间文化保护组织,制定村规民约,部分生态博物馆还拟定了生态博物馆管理条例,如《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保护区管理条例》、《那坡黑衣壮生态博物馆管理条例》。这些管理规范的及时出台为社区文化的保护、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6.认真贯彻文化遗产保护方针

  把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融入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实际,将其作为生态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做好宣传教育,使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牢固树立、深入至每一个当地居民。严格制定生态博物馆的保护规划,对村寨环境、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整治改善。确立文化示范户,积极引导示范户做好保护和文化展示工作。加强对物质文化的征集与抢救力度,如对民族文物的调查和征集,对不可移动实物、民居建筑和有关文物点进行保护和维修。做好文化记忆工程,对村寨文化和历史进行搜集、挖掘、整理和建档工作,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全面记录,如节日活动、风俗仪式的调查和拍摄等,获得了一大批珍贵资料。

  7.强化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生态博物馆的特点是当地村民的参与,这是生态博物馆能否成功的衡量标准之一。我们强调正确处理各级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村民在生态博物馆建设中的关系,要求在今后的长期工作中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当地居民参与的组织上。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少居民积极、主动地捐赠传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用于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和收藏;年长者也主动将自己掌握的传统技能传授给下一代。居民参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今后更需要强化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实现居民从“旁观者”、“参与者”到“管理者”的转变,这样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任务才可能实现。

  8.文化传习常态化

  各生态博物馆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文化传习活动,如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那坡达文黑衣壮生态博物馆定期举办传统手工艺培训;东兴京族生态博物馆将独弦琴、喃字培训常态化。各地还将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带进课题,培养民族文化的接班人。只要文化传习活动得到正常、有序的开展,文化传习链就能延续,民族文化就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民族文化才有未来。

  9.定期召开生态博物馆工作会议

  每年上、下半年召开由各项目所在地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和各生态博物馆负责人参加的生态博物馆工作会议,介绍各生态博物馆半年来完成的主要工作,存在问题以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尚未建设的生态博物馆介绍工作进展等。通过定期的生态博物馆会议,让大家共同交流工作经验,为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出谋划策,促进生态博物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10.合理开展旅游,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促进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方面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将生态博物馆列为当地旅游的重要推荐点;另一方面生态博物馆自身也通过展览、歌舞表演、民俗礼仪和民族工艺展演等形式来吸引游客。生态博物馆居民在提供食宿、民俗表演和出售民族工艺品过程中获益,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既拉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民族工艺、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旅游的开展也使当地居民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价值,激发当地居民了解和学习本民族文化知识的热潮,文化的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得到提升,文化自觉能力逐步提高。

  (二)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效益评估

  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已经收获、正在日益显现出来的效益主要包括:

  一是生态博物馆不仅创造了城市居民享受在地域上扩展与活态化的博物馆文化的机缘,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结束了广大乡村地区居民在居住区域享受不到博物馆文化的历史,生态博物馆建设与乡村发展相结合给中国广西乡村地区遗产保护和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带来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二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以保护民族文化生态为出发点,这项保护是整体保护、原地保护、自我保护及发展中保护的系统工程。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成不但成为专家学者进行民族文化研究的基地,还使得当地民族生态旅游、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起来,进而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提升了当地居民的文化权益意识,提高了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广西第一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为例,自建成以来该馆已接待各界参观者近十万人,成为区内外小有名气的生态旅游景点,游客对古朴神秘的白裤瑶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生态博物馆也配合旅游活动,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精心组织村民进行原生态文化展演,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上来,2009年上半年共展演68场,收入达10万元人民币左右。另外,各个生态博物馆都已开发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品种包括织绣、竹(藤)编、木雕、石雕等,既满足了游客的需要,也增加了居民的收入。

  三是“1+10工程”建设的规模效应也开始显现出来,不但各个馆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各自的建设经验和业务成果,取长补短,共谋发展,而且又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建立起全方位的资源平台,集中展示广西丰富多样的民族风采(广西民族博物馆的网上博物馆发挥着连接10个生态博物馆的作用)。建馆工作只是“1+10工程”的开始,后期的合作共赢项目才是其真正发挥效益的关键。今年以来,广西民族博物馆一直在酝酿联合10个生态博物馆一起开展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群的宣传推介活动,力争打响这一广西的文化品牌,这些活动包括联合出版图集,组织旅游线路,进行传统工艺展示等。

  四是民族生态博物馆社区的建成对外开放,将社区中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彩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历史等展示在世人的面前。这种展示一方面加深了外界对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人们在感受不同地域文化奇特魅力的同时,也增进了社会各阶层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另一方面使得原来相对封闭的社区居民突破地域和文化的局限,接触到经济社会信息时代发达的各种资讯,分享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而能够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对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认识与体会

  (一)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模式研究

  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建设经历了6年的历程,其间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者们总结了中国已建生态博物馆的经验教训,重视不同地方的实情和文化差异,客观地认识和处理中国民族生态博物馆和保护区居民的关系,以冷静思考的态度,对所建设的生态博物馆提供了持续性的专业化的指导,对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复杂多样的问题作出了独特的创造性的防范与应对,以三级政府引导和相对稳定的多学科专家集体先入的方式,成为中国生态博物馆实践中的“广西模式”。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与发展模式是以“1+10工程”为主体,通过政府扶持、专家指导和居民参与的三结合方式长期稳定地对生态博物馆进行专业而有效地运作,最终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发展和社区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以及民族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的宏伟目标。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三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为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2、专业博物馆长期持续性的业务指导为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3、通过一流的博物馆陈展手段展示展演社区丰富的民族文化,提升社区居民对文化的认识和文化传承保护的意识。

  4、建设前制定科学合理的详细规划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提供遵循的依据。

  5、各个生态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的联合体工作模式,有利于相关工作的统筹安排、协调与合作、相互借鉴、相互促进,达到资源共享、共谋发展的联动与合力效应。

  (二)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和广西民族博物馆之间互动互益的格局,以及对促进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与和谐发展的独特作用开始显现。与此同时,如何保持和促进各个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正如广西文化厅副厅长覃溥指出的那样,“传统的博物馆万事开头难,生态博物馆则‘难’在后面。没有任何一项原本是文化概念的事业其内涵与外延如此地复杂和宽泛,……也没有任何一项动员民众参与的文化事业在进行过程中将面临那么多观念上、行为上和利益上的冲突,以及对这些冲突正确引导和处理的艰巨性。”因此,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我们研究的重中之重,我们利用多次到当地进行调研的机会,与各级主管部门负责人、博物馆工作人员以及村民就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总结归纳当前存在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找出制约发展的症结所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保护传承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西方生态博物馆的兴起是西方博物馆学家对当代世界剧烈变化的反映,也是对传统博物馆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其生存的基础是西方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它们所在的社区大多都是经济繁荣,居民生活宽裕,他们寻求精神层面上的更高层次,希望能够回归社区和族群文化的本源,进一步探索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实践则大多处在相对封闭的偏远山区,这里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当地赖以生存的是原始的农业生产,生存与发展是第一要务,居民最迫切的需要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因此,民族生态博物馆所在社区的一切资源,包括文化资源在内,都需要优先服从于社区经济生活的发展,这就势必造成一系列难以协调的矛盾,一方面保守封闭能够保存完整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但无法发展生产实现增收,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是观念的更新,新建筑、新事物的日益增多,甚至是移风易俗,民族文化流失加快。其实,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绝大多数的民族地区,这是我们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原因,也成为保证生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2、居民自觉参与和文化保护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加拿大印第安生态博物馆(也称社区博物馆)和我国的民族生态博物馆一样,都是建立在少数族群的社区当中,不一样的是当地的印第安人经济生活富裕安定,认同于原住民的身份还可以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因此他们主观上提出希望建立社区博物馆的意愿,经过适当的引导,就能很快地参与到博物馆的管理和运营中来,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在中国,情况完全不同。大山的阻隔不但妨碍了经济的发展,也造成当地居民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很少能够接触到传统博物馆,更不用说象生态博物馆这样的新生事物,他们热爱本民族的传统,但又缺乏科学的认识,停留在潜意识的层面上。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他们一开始就完全是出于文化的目的,提出建立生态博物馆的意愿,并自觉地参与其中是不现实的,因此就出现了生态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专家、政府等外在因素的主观愿望和居民的现实理想相矛盾的状况,这也正是造成生态博物馆居民参与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

  3、经费的不足制约着民族生态博物馆的业务开展。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选址所在的县区大多都是贫困县,财政相对困难,往往无法保证给予生态博物馆必要的业务经费投入。而自治区有关部门虽然每年按计划给予一定的补贴,但仅能满足部分项目开展的需要,与全年业务的正常开展相差甚远。经费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生态博物馆建成之后继续发展的瓶颈,部分馆出现了在建设初期各级部门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馆舍的建设,到了建成之后却无法支付工作人员工资的局面。

  4、法制建设的滞后不利于生态博物馆的工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处理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外部事务,还是对博物馆内部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管理,制定相关的法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明确博物馆各项工作的职责和行为规范都是十分必要的。广西一直将管理规范建设作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制定了《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管理暂行办法》等,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一)生态博物馆相关规范效力等级低;(二)生态博物馆缺乏整体性保护规范;(三)管理体制不完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对生态博物馆这样一种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新模式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爱,尽管目前它所发挥的作用还比较有限,但对于它所遇到的困难实际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我们不要因为遇到一时的困难和问题而轻率地否定生态博物馆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应当给予生态博物馆足够的时间,让她在克服困难中,在积极探索中逐渐成长。

  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对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发展问题有如下认识:

  1、居民的参与是民族生态博物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世界生态博物馆的先行者法国人乔治•亨利•里维埃在其《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一文中提出“生态博物馆是由公共权力机构和当地人民共同设想,共同修建,共同经营管理的一种工具”。生态博物馆的新思维是相对于传统博物馆的理念而言的,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强调当地居民的参与,并贯穿于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建设和运营中。生态博物馆之所以能称之为“生态”,最根本的就是突出以人为本,强调人——当地居民在社区中的主导地位,当地居民是社区文化的主人,出于自觉的目的保留和使用社区或民族中原有的独特表达方式来解释他们的文化,并最终达到有序地传承。这正是建设生态博物馆想要达到的理想目标。实践证明,只有居民参与,居民成为生态博物馆的主人,生态博物馆的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才能成为可能。根据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实际情况,苏东海先生提出了要经过文化代理阶段才能逐步达到文化自理(或者称为自觉、自主),而与之相对应的居民参与也可以划分为被动参与、积极参与、主动参与三个阶段。我们应该正视客观存在的问题,针对每个生态博物馆所处在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引导激励方式,形成居民参与的长效机制,最终促进生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中就很注意激励居民参与进来,如那坡黑衣壮生态博物馆在建设信息资料和展示中心时,充分地利用黑衣壮村民高涨的建设热情,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居民参与铺整村道、立柱盖瓦、运输建材、征集文物和布置展览等建设工作,大大地加深了他们对博物馆的理解和认识,密切了村民和博物馆的关系,使村民感受到博物馆的真实和亲切。虽然生态博物馆中村民参与的方式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如下五个方面逐步推进:①重视信息的沟通;②充分和合理利用信息资料与展示中心为基地,实现其为村民服务的功能;③推进居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④开展生态博物馆社区旅游;⑤挖掘和弘扬传统记忆。

  2、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馆村共进,达到双赢。

  生态博物馆没有统一的模式,中国的生态博物馆要结合自己的国情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如何解决社区居民脱贫致富和文化传承保护以及生态博物馆文化展示的关系。目前的现实是,生态博物馆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当地文化部门的人员在做,而居民的参与较少,原因就是居民忙于自己的生产劳作,甚至青壮年劳力大都外出经商或打工,因此,传统文化出现断层,后继无人。所以,生态博物馆要正常运转,必须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实际,考虑生态博物馆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使居民看到文化保护传承的价值。也就是说,生态博物馆要为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多办实事,多办好事,使居民通过生态博物馆这个平台达到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为此,生态博物馆必须充分利用特有的文化资源,积极有效地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及其他相关文化产业,以增加居民收入,并促进文化的传承发展。我们认为,只有做到生态博物馆工作与居民经济生活的有效结合,努力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赢,才能增强居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保护意识,从而确保生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博物馆的管理要纳入制度管理,相应的法制建设、制度建设要及时跟进,以确保生态博物馆健康发展。

  2005年以来,广西文化厅已颁布施行《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暂行管理办法》,同时各个生态博物馆也正在进行《生态博物馆保护规划》。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我们有必要对原有的法规制度进行调整和充实完善,同时保护规划的制定也要抓紧完成,这样才能确保生态博物馆的良性和有序发展。建设生态博物馆管理规范,首先要明确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以整体性保护为宗旨,在体制机制、保护与发展、权利与义务等重大问题上进行总体规范,规定广西民族博物馆、民族生态博物馆、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社区居民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各个主体的责、权、利。各级人民政府还要组织民族学、建筑学、博物馆学和文物保护技术专家制订切实可行的生态博物馆社区保护规划,以立法的形式将其规范化、法制化,并推行到各个生态博物馆当中,保证其能够发挥效力。而针对各个生态博物馆的具体情况,还要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规章制度,促进生态博物馆的正常运作。

  4、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政府、专家、居民三者结合,建立健全管理机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根据我国国情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必须坚持政府在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为例,在该项目落实后,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积极创造条件为项目的立项、征地、拆迁等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在展示中心的建设当中,从拆迁到安置在岗职工,都离不开当地政府机关和主管部门的协调和支持。同样在建成之后,只有坚持和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才能保持平稳地延续。广西各个生态博物馆在建馆之初制定《详细规划》的时候都组建了由县、乡(镇)、村各级领导成员和自治区、市县文化文物部门专家共同组成的领导机构,在初期推进生态博物馆建设方面,这个领导机构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生态博物馆的建成,我们感觉这个机构不论在组织上还是在工作机制上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确保它的稳定性。因此,为了保证生态博物馆的持续有效运转,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由政府、专家、村民组成的工作机构必须坚持实行长效管理,切实发挥统筹、协调、组织、决策等作用,使生态博物馆真正能够正常运作。

  5、切实开展培训和教育工作,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为可持续发展奠定智力基础。

  生态博物馆在中国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不管是对于政府官员、业务人员,还是当地村民,或者外来的旅游者,甚至是研究人员,民族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和工作模式都是新的。因此,目前生态博物馆的管理工作人员和村民对生态博物馆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差距,对生态博物馆的工作方法与技能的掌握还相当有限。苏东海先生认为,要让村民掌握生态文化的主导权,只有村民从名义上的主人回归到事实上的主人时,生态博物馆才能得以巩固。为了帮助生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当地村民加深对民族生态博物馆的理解,提高工作技能,有必要加强对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和村民的教育培训。生态博物馆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专业人才、研究人员的教育培训。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没有公式可以硬套,参与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融入到社区当中就是学习研究生态博物馆理论、探索建设模式的最好方式。培训生态博物馆领域的专业人才还要让他们开拓视野,促进与外界研究机构的合作,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学术成果,掌握开展社区工作和社区培训的能力。二是在对本地居民的教育上,主要是利用生态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室、资料室等资源,一方面请社区内经验丰富的老人或传统工艺能手作为老师,向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传授乡土知识;另一方面也请专家学者前来举办生态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题讲座,教会村民自主开展档案管理和记忆工程的技能。在这方面,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为我们作出了表率,他们与怀里小学合作,在怀里小学开展白裤瑶民俗文化传习班,馆里的工作人员兼教师,教习的内容是以白裤瑶传统文化为主。三是在对外来旅游者的教育方面,这主要是通过生态博物馆社区完好的自然与人文生态,引导游客参与体验活动,在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和社区人民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交流中对旅游者产生教育作用,以使他们自觉尊重当地人民的文化,自觉进行社区环境的保护,进而提升全社会对生态博物馆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支持。

  6、要加强文化记忆工程工作,为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文化记忆工程”是民族生态博物馆的重要工作之一,主要的工作方法是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真实、全面地记录下生态博物馆社区的历史、文化乃至今后的发展动态,然后通过科学的档案管理方法将其妥善地收藏于博物馆的资料室中,并可提供给社区居民和研究者永续利用。目前这项工作主要是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完成的,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成为民族生态博物馆的重要成果。但是,社区居民是其本民族文化的拥有者和继承者,由他们来认同并诠释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体现民族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和宗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加强培训村民使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记录和整理本社区文化事象的能力,如录音、录像、摄像、访谈、绘图和文字记录等,让他们能够利用工作站的设备,开展文化记忆工程,通过自己的视角去真实记录和反映本社区的发展历程。文化记忆工程的成果一方面通过归档整理后可以充实博物馆资料室的收藏,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1+10”工程搭建起来的网络平台,延伸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提高资料的利用价值。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经过了6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得益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热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各级政府的具体领导,得益于参与具体建设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以及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尽管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希望。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不畏艰难,积极探索,求真务实,采取稳妥有效的办法,加上社会各界共同呵护,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广西民族博物馆)

选自:《中国民族文博论文集(第三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