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民族医药>藏医>基础知识 > 详细页面

藏医药 机遇与挑战并存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钟 景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1日 浏览量:

美丽的青藏高原,蕴藏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

藏医正在为患者进行脉诊

名贵藏药材——雪莲

  随着全球“天然药物热”的兴起,藏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天然的药理成分而备受人们关注和青睐,藏医药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势头,生产藏药的厂家犹如雨后春笋。但同时,藏药厂的无序发展,也使有限的藏药资源面临枯竭的严峻形势;而藏药原料受到疯狂的掠夺,还将严重破坏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

  独特的资源是藏医药发展的基础

  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瑰宝之一的藏医药,是一门具有2000多年历史,有着完整理论和丰富内容的民族医学体系,是传统医学的一朵奇葩。

  藏医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防病治病体系。改革开放以来,藏医药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根据藏医药本身的特点,结合现代医学科技成果,使藏医藏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多种疑难杂症,如脑血管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等病症方面,应用藏医独特的治疗方法和西藏高原得天独厚的天然药材资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部分成果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藏药品种有所增加,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且,藏成药生产已由过去的自采、自种、自制、自用状态进入了社会大生产。国家已先后投资2亿元,在西藏和青海建立了现代化藏药厂。藏药已进入内地以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据统计,如今全球每年的动植物药交易额高达2000亿美元,并以每年30%的速度发展。我国对藏药的需求是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目前,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在内的藏药生产企业有近百家,涌现了一批龙头药业企业和知名品牌药品,藏药年总产值达到4至5亿元。1995年,我国首次颁布了藏药的有关标准,200多种藏药进入国家药典,14个药品被列入国家传统医药保护品种。目前,西藏自治区生产藏成药品种已达300多个,其中获批准文号的有129种,年产量在50万公斤以上。能够生产丸剂、散剂、胶囊、糖浆和冲剂等,生产的名优产品有然纳桑培、仁青常觉、坐珠达西、仁青芒觉、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一味珍珠、珊瑚七十、奇正清痛贴等。

  藏医药作为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西藏的特色经济,在西藏的“十五”计划中已被列为第二大支柱产业,这是整个藏医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一个有利契机。

  据有关医药行政部门披露,1999年,全国仅有藏药企业34家。而据目前估计,青海省藏药企业不下30家,西藏有20家,四川有5家,云南有5家,甘肃有10家,新疆也有2家,甚至其他内地省区也有一些生产藏药的企业,这样全国藏药企业近百家,形成“百舸争流”的局面,这一现象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在全国出现“藏医药”热,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医药来说是一大幸事。但藏药的优势就在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赋予了药物有效积累高,成分含量多,生物活性强及无污染,毒副作用小等诸多特点。如今众多企业一哄而上,不但没有足够的力量对藏药进行严格的加工,甚至也没有稳定的药材来源。因此,有的藏药厂家多以非青藏高原药物或中药品种替代,减少或干脆去掉名贵稀有药物成分,制造“挂牌藏药”,造成产品成分不全、剂量不足、掺假严重,加之不严格按照藏药理论配药和炮制,藏药出现质量下降,效果不佳的问题。

  藏医药资源并非取之不尽

  青藏高原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地区,同样藏药材资源也相当丰富,共有藏药植物191科682属2085种。西藏野生药材蕴藏丰富,种类多,数量大,藏药材约有4000多种,其中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药材,常用药材有2000多种,这些药材中绝大多数产自西藏本地,有些是仅在西藏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特有药材。青藏高原既有显著的生态特性,但同时又是一个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容易受到破坏的地区。因此,藏药材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由于对天然野生药材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成品生产轻药材来源,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甚至存在着掠夺式的采集、收购现象,从而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破坏,致使资源日趋匮乏,陷入“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中。

  据有关媒体报道,每年5月开始涌入青藏高原偷盗采挖藏药材的人有近万名,他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滥挖甘草、贝母、大芸、雪莲、冬虫夏草,进入21世纪,滥挖的人数不仅逐年增加,而且开始朝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线地带进发。

  青藏高原地区曾经有近1万平方公里的大黄自然产区,但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过量采挖而变成黑土滩。红景天资源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遭受“剃头式”的掠夺性开采,使这些多年生特有药材一蹶不振,产量急骤下降,生态环境破坏惨重。90年代后期,随着藏药工业化生产的到来,对不少高原植被造成了威胁,如獐牙菜、花锚、唐石特端香、唐特苜蓿、独一味、绿绒蒿、雪莲等数十种高原药材越来越少。以红景天和冬虫夏草为例,目前以红景天为主要原料生产药品及保健品的企业有6家,年需红景天原料2000吨以上,而红景天的自然生长一般需七八年方可采用。虽然目前红景天的储量还较丰富,但按照日益增长的需求量预计,五年后红景天原料便会趋于枯竭。再看冬虫夏草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按一个成年人采挖一个月为期限,一个人可采二三斤。随着虫草市场价格不断上升,采挖量也逐年增多。今年,据有关部门统计,一个成年人采挖一个月最多只能采到半斤,这充分表明冬虫夏草资源开始趋于枯竭。绿绒蒿、白花龙胆等20多个品种已经面临绝种的危险,其他药材亦如此。

  除保护意识不强,乱采乱挖造成藏药资源日益枯竭外,有关保护藏药资源的政策、法规滞后,藏药品生产结构不合理,也是造成藏药资源日益枯竭的重要原因。西藏目前能生产300多种藏药品种,其中有生产批准文号的仅100多种,藏药厂同品种的重复生产,造成某些藏药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特别是受经济效益驱动,各药厂大产名贵药品,生产率达总生产的90%左右,而普通药品生产率比较低。

  以资源的开发保护来促进藏医药的发展

  藏药是藏医药学完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疗效与治病保健的前提保障。离开了藏药,藏医药学理论就没有坚实的基础,临床医疗更是无从体现。所以,藏药与药材资源的保护开发工作其实质就是藏医药学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藏医药发展的前提条件。

  既要大力发展藏医药,又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藏药资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院长、藏药厂厂长占堆认为,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是必须建立藏药资源综合性培植基地,统一规划,加强管理,确保藏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珍稀濒危资源,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如建立保护区、藏药植物园等,同时必须建立相应的药材栽培基地,这样才能全方位地保护药材资源。二要开展物种生物学研究,采取适宜的生物技术和野生抚育技术,促进资源更新,采取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开发藏药资源,以保护求发展,以发展促保护,就地保护与造地保护,天然更新与人工抚育相结合,使藏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谐统一。第三是藏药生产原本没有藏药材供应的主渠道,没有专业的管理机构,为了切实把藏药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问题从战略高度来对待,建议政府应该以法令或地方法规形式来管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

  著名藏医药专家强巴赤列更进一步指出,目前藏药生产基本上是争夺历史验方、明方,许多确有独特疗效并有一定名声的方剂成为各个藏药生产厂家争夺的对象, 从而产生同一品种人人生产、厂厂销售的重复过量的局面,而生产的同一类药品因其原料质量,炮制及生产加工过程的精密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药品的治疗效果也出现较大差异。这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西藏目前生产藏药品种中获标准批号少,另一个原因则是我们利用藏药资源种类单一,研究开发新的藏药品种力度不够。虽然藏医典《晶珠本草》中记述的单科单种药材达2000多种,这些药材中功能与性质相近的药材也非常多,而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药材只有七八百种,尤其是西藏地域辽阔、气候、地理条件复杂,交通不便,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各地藏医在一些药物基源的认识上存在一些分歧,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致使一些厂家生产同类品种药品所用药材也基本相同。这种利用藏药资源的局限性并不是受藏医药理论的局限,在《四部医典》与经典著作《千万舍利》等中已记载了几千种宝贵药品制剂方式,但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还十分欠缺。

  事实上,在20世纪初,藏医前辈们就已经开始着手药材的培植工作。目前,西藏自治区藏药厂对波棱瓜子、毛瓣绿绒蒿、矮紫瑾等五种濒危药材进行了栽培和养殖试验,奇正集团也对大花红景天、独一味、藏茵陈等11种药材进行了栽培和养殖试验。青海省人工培植藏药材已达20余种,主要有藏茵陈、罗布麻、防风,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产量达1.2万吨。

  专家们提出,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提倡绿色开发,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这也为开发和保护藏药资源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要科学合理地开发保护藏药资源,首先要提高保护意识。对野生药材的采集应采取统一规范和引导,做到“用花不折茎、用茎不动根”,制止“剃头式”和无计划的滥采滥挖现象。其次,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保护和发展濒于灭绝的藏药资源。最后,还应利用基因重组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发药物功能近似、可代替濒危药种的替代品种,研究开发藏药新品种。惟有如此,藏药材资源才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