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特色村寨>他山之石 > 详细页面

理县羌村藏寨:无文化,不旅游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钱丽花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5日 浏览量:

户户相通的桃坪羌寨极具民族特色

甘堡藏寨的村民们在转经,他们的身后是“修旧如旧”的藏式民居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给刚刚起步的四川理县旅游业以重创。在重建少数民族村寨的过程中,理县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继承了民族建筑艺术风韵,这成为理县旅游业崛起的重要一招棋。最近,理县又新添了几块闪亮的牌子:“中国民族优秀建筑——民族特色建筑之乡”、 “中国民族优秀建筑——建筑文化传承示范项目”。2013年,理县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亿元。民族文化为理县的旅游业注入了灵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民族建筑艺术不可丢

  1996年,在大部分民族地区对于旅游业还相当陌生的时候,理县已意识到境内的少数民族村寨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并开始对桃坪羌寨进行旅游开发。层层石砌的碉楼、户户相通的民居、密集的地下水网、浓郁的羌族风情,让桃坪羌寨成为旅游爱好者的目的地。

  随后,充满藏族风情的甘堡藏寨等少数民族村寨,也被理县列入了旅游开发的计划。

  然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给理县新兴的旅游业带来了打击。甘堡藏寨的建筑群在地震中损坏达到70%,其他少数民族村寨损毁程度也较严重,需要重建。只有桃坪羌寨依靠坚固的片石建筑结构,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基于桃坪羌寨的配套设施落后,相关部门决定在老寨不远处修建桃坪新寨。

  于是,灾后重建的问题摆在了面前——重建应该按照什么风格来建?是模仿现代乡村建筑风格,还是保留传统的民族风格,成为争议的主要内容。

  “当时,我们这些专家就提出,新农村建设不一定非得是千篇一律的现代化风格,传统民族建筑艺术必须保留。”参与理县灾后重建工作的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四川大学综合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钟行恕说,比如像桃坪羌寨的片石建筑结构是极具代表性的,其坚固程度让很多灾后来考察的国外建筑专家都赞叹不已。

  在经过反复讨论之后,理县政府采纳了专家的建议,决定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保留传统民族建筑艺术的基础上,配以现代化的内部设施,来完成灾后重建工作。

  “当然,‘修旧如旧’并不是一成不变,一些不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地方,我们也进行了微调。” 钟行恕说,比如甘堡藏寨原来的窗户过于狭小,影响采光,重建过程中就加以扩大;桃坪老寨的消防隐患等,也需要在新寨建设中加以解决。

  “桃坪新寨依旧选择建在山地上,以羌族石砌墙、木格窗、木吊脚楼与羌式平顶建筑风格,结合现代起居要求,完美地传承了桃坪老寨的建筑风格;甘堡藏寨重建后,建筑材料、结构外观都沿袭灾前藏寨风格,并在重建中优化结构,提高了抗震等级,体现了嘉绒藏族精湛高超的建筑技艺。”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的专家这样评价。

  2013年12月中旬,理县藏羌风情线杂古脑河谷地带正式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授予“中国民族优秀建筑——民族特色建筑之乡”称号,甘堡藏寨、桃坪新寨也被授予“中国民族优秀建筑——建筑文化传承示范项目”称号。

带着浓郁民族文化味儿的商业开发

  要发展旅游业,没有商业开发是行不通的。然而,如何进行商业开发,却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羊皮鼓造型的吊灯、羌绣坐垫、碉楼外观的台灯、火塘旁的饭桌……2013年9月开门营业的“萨朗风情”是桃坪新寨最大的一家旅馆。在“十一”黄金周期间,这家既现代化又颇具羌族风韵的旅馆成了许多游客的首选。

  与“萨朗风情”不同,桃坪古寨的“尔玛人家”则依靠最淳朴、最原汁原味的羌族风情吸引游客。主人陈硕从1996年开始从事“农家乐”,靠口耳相传,逐渐积累起良好的声誉和稳定的客源。在这里,你可以观赏羌族传统的腊肉制作过程,也可以品尝最地道的羌族菜肴,还可以站在木楼上,观赏周围的青山绿水。

  “尔玛人家”也是桃坪老寨为数不多的“农家乐”之一。为了保护老寨的原始风貌,现在老寨一般只用于参观,大部分的“农家乐”都转移到了桃坪新寨。

  在甘堡藏寨,接近80%的人家从事旅游业。46岁的藏族妇女彭张卫也开了一家在寨里算是中等规模的“农家乐”。“灾后重建时,政府有关工作人员给我们拿来了设计图,我们一看,外观还和原来的一样,很满意。”彭张卫说,家里的客厅保持了传统的藏民居装饰风格。

  之前缺乏经验,不知道什么样的装饰顾客喜欢,该提供哪些服务。来的游客多了,寨子里的经营户们就逐渐摸到了门道:“床单、被子要选藏式风情的,藏式风味的菜肴被点的几率大……”

  “民族文化是我们理县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把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提升到增强理县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位来开展。”理县县委书记蔡清礼说,“将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深度结合,一方面,使得少数民族的饮食、服饰、歌舞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实现了新生;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群众从旅游市场中受益,会促进他们更好地去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非遗”文化与旅游开发形影不离

  如果说传统民族建筑艺术是理县旅游业独特的“形”,那么,与旅游业开发形影不离的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就是理县旅游之“神”。

  50岁的藏族妇女杨世英是甘堡藏寨的妇女主任,也是寨子里“非遗”文化“博巴森根”(一种锅庄舞,意为“像狮子一样威武的藏族人”)表演队的组织人。负责村里文艺活动的组织工作20多年,她最头疼的就是人员挑选问题。

  “你为什么不选我呢?我跳得可不比别人差。”杨世英经常这样被村里的藏族妇女们抱怨。

  “两只鸟儿飞要一起飞,骨肉分离难死难分……”当村民们拉起手,围着篝火,用藏语唱着歌,跳起反映甘堡藏寨屯兵文化的锅庄舞“博巴森根”时,一股浓浓的藏族风情扑面而来。在这个拥有186户藏族人家的寨子里,几乎人人都会跳“博巴森根”。每次组织表演的时候,即便是免费演出,村民们也都表现积极。

  “这或许是被市场倒逼的。之前,村民们卖个土特产都害羞,更缺乏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现在,知道民族歌舞能吸引客人,他们就自觉行动起来。”理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阿穆楚说。

  到桃坪新寨旅游的游客,则一定会到羌绣馆看一看,了解这一独特的刺绣技艺。羌绣馆的负责人是28岁的羌绣省级“非遗”传承人周育敏。

  “原来,这里是一个购物中心,但政府考虑到缺乏民族特色,就改成了羌绣馆。”周育敏介绍说,政府将场地免费提供给她,而她的主要任务是为游客介绍羌绣历史,展示刺绣技艺,并组织出售一些由当地“绣娘”制作的手工艺品。由她创新设计的一些绣品,如笔记本、手机套、鞋子、挂包等都深受游客的喜爱。

  “东西不贵,游客们喜欢买回去当纪念品,还能传播一下羌绣文化。” 周育敏说,此外,桃坪新寨还会组织村民为游客们表演“非遗”项目羊皮鼓舞等节目。

  “我们还将编排以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为主体演员的大型节目《古羌神韵》和《屯兵印象》,并建立相对固定的演出场地,来满足游客们的需求。”阿穆楚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