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中华民族>傣族 > 详细页面

傣族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郑家齐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4日 浏览量:

中国境内有傣族人口122万,主要分布在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支流域、怒江流域、澜沧江流域、红河流域、金沙江流域等几大江河流域的热带河谷及高原盆地中。

  傣族先民自古就生活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公元前5世纪左右以“勐掌”(意为“大象之邦”)为中心形成联盟国家“勐达光”(意为“中央之国”)。这个联盟国家被同时期的汉朝称作“哀牢国”。

  公元前2世纪末,汉朝征服“勐达光”(哀牢国)东面的雟、昆明、滇等部族,将势力延伸至“勐达光”,并在“勐达光”领土上设置了邪龙(巍山县)、比苏(云龙县)、嶲唐(云龙县漕涧镇)、不韦(隆阳区金鸡镇)等移民点(县),向傣族先民输入汉朝文化。之后,嶲、昆明、滇等民族接连反汉,大量人口流入“勐达光”及其属地,傣族先民吸收了嶲、昆明、滇等族成份,形成势力庞大的民族集团。

  公元1世纪中后期,“勐达光”在汉朝的挤压下将王城由怒江东面的“勐掌”迁到怒江西面的“勐缅”(今腾冲市),怒江东面的领土被汉朝占领。傣族被怒江分割为两部分,怒江以西的傣族属“勐达光”,怒江以东的傣族属汉朝。之后,西迁的“勐达光”不断向南发展,王城也不断南移,从“勐缅”移至“勐底”(今梁河县)、从“勐底”移至“勐腊”(今盈江县)、从“勐腊”移至“勐卯”(今瑞丽市),再次崛起并称雄于伊洛瓦底江流域,同时期的汉朝将此时的“勐达光”称作“掸国”。

  公元3世纪初期,“勐达光”(掸国)为抵御骠人的进犯,将王城从“勐卯”南移至伊洛瓦底江中游的“蒲甘姆”(今缅甸境)。此后数百年,傣族势力不断向南伸展,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的很多部族被“勐达光”兼并。

  公元6世纪中期,“勐达光”王城“蒲甘姆”被骠人攻陷,傣族各“勐”不断被骠人侵扰。在“勐卯”组织傣族民众抗击骠人的混鲁、混赖兄弟很快获得其他傣族“勐”的支持,以“勐卯”为中心形成了新的联盟国家“勐果占璧”(前果占璧国)。

  公元7世纪,怒江以西的“勐果占璧”变得越来越富足、越来越安定;怒江以东的傣族也在中原势力退出后形成大大小小数十个傣族小邦,以“勐掌” “蒙嶲”(漾濞江谷地)、“蒙舍”(巍山盆地)、“猛谷”(景东盆地)势力最大。

  公元8世纪初至10世纪初,“蒙舍”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南诏国,吞并云南高原各大小部族及怒江以西的“勐果占璧”,建立了以彝族、傣族先民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傣族也伴随着南诏势力的扩张,分布到更广阔的地区,南诏国境附近的金沙江沿线、红河下游、澜沧江(湄公河)下游、怒江(萨尔温江)下游、伊洛瓦底江下游都出现了傣族村寨。南诏和唐朝、吐蕃之间数百年的战争与结盟,客观上也促进了傣族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

  公元10世纪初期以后,傣族失去“蒙舍”(南诏国)政权,所属各部分崩离析。怒江(萨尔温江)以东的傣族归附了新崛起的大理国;怒江(萨尔温江)以西的傣族恢复了“勐果占璧”(后果占璧国),但名义上还是尊大理国为“勐货相”(傣语意为“大哥之国”)。

  公元12世纪末,“猛谷”境内的傣族头人诏真率部南下,收服了澜沧江(湄公河)中下游地区的傣族“勐”,形成联盟国家“勐泐”(景陇国),开始尊大理国为“勐相”(傣语也意为“大哥之国”),后期逐渐疏远大理国。

  公元13世纪初,“勐雅”和“勐卡”(今昌宁县)的傣族王子苏卡法率部分族人西迁到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区,收服摩兰、那加、勃拉等土著民族,建立傣族国家“勐顿顺罕”(阿萨姆国)。

  公元13世纪中期,蒙古大军征服大理国后,毗邻大理国的“勐果占璧”(后果占璧国)和“勐泐”(景陇国)先后被蒙古大军占领,导致大量傣族再一次南迁西徙,湄公河中下游、湄南河流域、萨尔温江中下游、伊洛瓦底江流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傣族“勐”因接收了大量傣族人口,势力得到增强。“勐顿顺罕”(阿萨姆国)统治了今印度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勐庸”(兰纳国)统治了今泰国西北部、缅甸东北部、老挝西北部分地区;“勐泰•素可”(素可泰国)统治了今泰国中部地区,缅甸中部的傣族控制了缅族创立的蒲甘国,成为今缅甸中部及北部的实际统治者。

  公元14世纪,“勐卯”(瑞丽江河谷盆地)傣族收服了原属“勐果占璧”(后果占璧国)的“勐”,形成联盟国家“勐卯弄”(麓川国),在与蒙古人的战争中逐渐占据优势,统一了今云南西部、西南部及缅甸西北部等广大地区;“勐佬”傣族借助高棉势力统一了今老挝大部分地区,形成联盟国家“勐澜沧”(澜沧国);控制蒲甘王国的傣族分裂后又再次统一,建立联盟国家“勐阿瓦”(阿瓦国),统治着今缅甸中部及北部地区;“勐泐”(景陇国)也在蒙古人衰败后,恢复对云南南部及老挝北部、缅甸东北部的统治。

  公元15至16世纪,各地傣族政权开始走向衰弱。明朝三次出兵“勐卯弄”(麓川国);之后,缅族东吁国吞并了傣族的“勐阿瓦”(阿瓦国)、“勐兰纳”(兰纳国)、“勐澜沧”(澜沧国)、“勐泐”(景陇国)以及继承“勐泰•素可”(素可泰国)版图的“勐阿瑜陀耶”(阿瑜陀耶国);“勐顿顺罕”(阿萨姆国)则开始了印度化的进程。

  公元16世纪中至18世纪中,北部傣族“勐”完全被明朝控制,之后又被清朝控制;南部的“勐阿瑜陀耶”(阿瑜陀耶国)则脱离缅族东吁国再次崛起,“勐兰纳”(兰纳国)、“勐澜沧”(澜沧国)成了“勐阿瑜陀耶”(阿瑜陀耶国)的属国。

  公元18世纪中后期,缅族贡榜国兴兵入侵“勐阿瑜陀耶”(阿瑜陀耶国),占领“勐兰纳”(兰纳国)、“勐澜沧”(澜沧国),南部傣族又再次陷入缅人的统治。1767年,披耶郑信将军赶走缅军,在“勐吞武里”继承了原“勐阿瑜陀耶”的版图,“勐兰纳”(兰纳国)、“勐澜沧”(澜沧国)也趁机脱离缅族独立。1782年,披耶却克里推翻吞武里政权,在曼谷建立“勐暹罗”(暹罗国),统一了“勐吞武里”(吞武里国)、“勐兰纳”(兰纳国)、“勐澜沧”(澜沧国)等傣族政权。

  公元19世纪,傣族的“勐顿顺罕”(阿萨姆国)因宗教冲突元气大伤,逐渐衰弱。1822年,缅人趁机出兵攻占“勐顿顺罕”(阿萨姆国),两年后,英国人又将缅人赶走,将“勐顿顺罕”(阿萨姆国)收为自己的殖民地。1885年,英国征服缅人后,占领缅北的傣族“勐”。1893年,法国强占了“勐暹罗”(暹罗国)的属国“勐澜沧”(此时已分裂为琅勃拉邦、万象、占巴塞、川圹四个小国)。

  公元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企图统一傣族地区的“勐暹罗”(暹罗国)与日本结盟,出兵占领英属掸联邦(由缅北、缅东30余个傣族“勐”组成)。“勐澜沧”分裂出来的琅勃拉邦也利用日本势力,宣布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治下的傣族独立,恢复“勐佬”(老挝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掸联邦诸傣族“勐”与缅甸南部的缅族联合组建了“缅甸联邦”,并由傣族贵族苏瑞泰出任缅甸联邦第一任总统;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区的傣族被独立后的印度统治;原“勐卯弄”(麓川国)分离出来的傣族“勐”和“勐泐”(景陇国)的傣族归属中国,现成立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各级地方自治政府。“勐佬”(老挝王国)因世界冷战爆发,成为东西两大阵营角力的场地,在1975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即“勐佬”(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已改名为“勐泰”(泰王国)的“勐暹罗”(暹罗国)成了美国最主要的盟友,君主立宪制得到巩固和发展。

  傣族在中国史籍中,先后被称为“哀牢”“掸”“乌蛮”“白蛮”“白衣”“金齿”“黑齿”“白夷”“僰夷”“摆夷”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暹罗王国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开始把分布于各国的傣泰统称为“泰(Thai)”;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泰分别命名,在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仍被称为“泰(Thai)”,在老挝被称为“佬(Lao)”,在缅甸被称为“掸(Shan)”,在印度被称为“阿萨姆(Assam)”,在中国被称为“傣(Dai)”。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及文字。语言有大泰、兰纳、暹罗等三大方言及若干个次方言,临近的方言之间发音差距很小,随着空间距离的拉大、差距也加大,但不论何地方言均能进行简单交流。文字有暹罗体、澜沧体、兰纳体、端体、绷体、那体、阿洪体等七种字体,均由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都是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只在形体结构上有所差异。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

2.360百科

3.中国民族网

4.照片摄影:刘 军

5.图案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1949-1999)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