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中华民族>东乡族 > 详细页面

绣花针绣出脱贫梦

来源:民族画报 作者:黄若天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6日 浏览量: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春台乡阳洼村的东乡妇女马阿英社平常以干农活、料理家务为主。丈夫在清真寺里做事,家里主要养羊,种有几亩洋芋、苞谷。自2013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来,她开始和几个儿媳妇做起了刺绣。

春台乡阳洼村东乡族妇女马阿英社和儿媳妇(右)在家刺绣

马阿英社利用妇女小额贷款买了20只羊

  走进她的家中,只见不大的房间中摆满了荷包、绣花鞋垫、枕头等刺绣品。桌上五颜六色的彩线旁,马阿英社和儿媳妇正聚精会神地依着设计好的图案“飞针走线”。

  “我和几个儿媳妇都很喜欢做这个。”马阿英社对记者说,“平时忙完农活就做针线活,小的挂件一天能做五六个。”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东乡族妇女大多擅长针线活,平时主要做些枕套、坐垫、桌布等装饰品供自己家用,有时也做一些精致的被单、门帘,作为女孩子出嫁的嫁妆。正是基于这种传统,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进程中,东乡县妇联大力开展手工编织技能培训班,鼓励各个乡镇的贫困妇女积极参与。马阿英社就是经过培训的妇女。在培训课上,来自庆阳、临夏的民间手工艺专家对他们耐心指导。“用线、色彩层次都学到很多。老师教得很细心,告诉我们针法的运用。”马阿英社说。

马阿英社和儿媳妇制作的绣花鞋垫、绣球、小香包等

  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东乡县妇联依托“陇原巧手”等项目,在县妇联、坪庄乡、布楞沟村、汪胡村等举办妇女刺绣培训班50余期,邀请专家指导教学,并统一刺绣品样式和质量。把有基础、感兴趣的妇女发展成为培训骨干。马阿英社的妹妹马英英是骨干之一,她对记者说:“妇联组织我们去州上参加培训,用所学到的编织技术带领贫困妇女发展,更好发挥‘传帮带’作用。”

东乡县妇联开展的手工编织技能培训使更多东乡族妇女利用刺绣等一技之长增加了家庭收入(胡发伟 摄影)

马阿英社的妹妹(右)指导姐姐刺绣技巧。作为培训骨干,她负责给村里的妇女分发针线、布料等原材料,还负责收集成品

  有了刺绣培训的基础,县妇联采取分散加工、订单收购的形式推广产品。“我们充分发挥妇联的平台作用,靠着订单式生产,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刺绣品。并借助电子商务中心、展销会及旅游节推介等,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县妇联妇儿工委办副主任王小梅向记者介绍。“去年,高山乡布楞沟村的刺绣手工艺品走进北京中石化集团展销,两天共卖出手工制品700余件。这种与大企业的合作,也能让我们东乡刺绣吸引到更多眼球。”

  为了搞好营销,县妇联还发展了3名经纪人。来自百和乡的陈尕西木以前一直从事布鞋、窗帘等生产加工。2017年2月他成立了东乡族自治县梦馨圆民族刺绣有限公司,成为一名东乡刺绣的经销商。他说公司刚刚承接了3500个荷包、2000双鞋的订单。“订单多了,公司效益更好,老百姓也能有更多的加工费赚。”

马阿英社(中)和妹妹、陈尕西木讨论绣花鞋垫的图案

陈尕西木开设的刺绣公司内,妇女们正在做工

  “我们发展刺绣,一是帮助贫困户学到一门手艺,让贫困户能实实在在挣到钱,进而形成民族手工艺发展产业链。二是更好地挖掘我们东乡族文化遗产,打造属于我们东乡自己的民族刺绣品牌。”东乡县妇联主席祁秀莉告诉记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