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中华民族>景颇族>饮食起居 > 详细页面

景颇族民居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杨志孝 2017年11月20日 阅读量:

  景颇族是山居民族,村寨多建在海拔1000-2000米之间气候温和、依山傍水的地方。景颇族民居适应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多架空楼居,分低楼和高楼,平面多为长条形。景颇族民居,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木竹草结构,以山区资源丰富的竹、木为构架,片竹或园竹做墙,草顶,屋面呈倒梯形,屋脊向山墙方向伸出以获得较好的防雨效果,其所形成的梯形屋顶、四壁低矮的竹楼外貌,是景颇族民居的独特形式。竹楼分低楼及高楼式,受汉族、傣族的影响,民居形式又有平房、傣族干阑式及外廊式几种。

  长条式的房屋都在较集中的村落,房屋脊长檐短,依楼底架空高度分高楼和低楼,以低楼居多,当地称“猪脚屋”。低楼架空离地面不到1米,四壁低矮无窗,在山墙入口处有宽而长的前廊,是家人乘凉和主妇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前廊的屋面悬挑出来,三面临空,以独木梯或矮梯上下。房屋一端有一中柱露出屋顶并向前延伸,再立柱支撑形成小亭间,是舂米、喂猪和制作工具的地方。室内以布帘自由隔间,也有用竹席隔间的,但都不到屋顶,每间都有火塘,以便夏天驱蚊,冬季烤火。一般以中间一间做厨房、设吊架。居室内大都不设床铺,席楼板而卧。根据房间的多寡,竹楼分为“腾努恩达”和“恩达”两类。十个房间以上的称为“腾努恩达”,十个房间以下的称为“恩达”。景颇族寨子里还有“诗瓦恩达”,即公房,是专门供未婚青年谈情说爱的地方,已婚的人不能去公房。

  平房受德宏旱傣居民的影响,一般为3~4间,进口仍设在山墙一端,有一较浅的开敞式门廊做舂米及生活用。傣族干阑式,形式类似瑞丽水傣民居,楼高2.0M,下层关牲畜,上层住人。房间分割无一定格局,按需要自由划分。外廊式,一般为散间楼房,底层高度,低者1.0~1.2M,高者2.0~2.2M。民居的室内分割又大体分为三种。纵向分割是景颇民居的传统分割方式,室内依房屋的纵轴线分为左右两部;低楼式、高楼式、平房及外廊式采用横向分割者一般均为三间,中间为堂屋,后间为卧室,前间为厨房;傣族干阑式分割,前部为一宽大的客房,后部分隔为厨房及卧室,布局与傣族干阑式相似。

  景颇族建房时,十分重视地基选择,认为选好地基才能万事如意、六畜兴旺。地基一般选在山梁两边稍微平坦的地方,不在山梁正中盖房子。在选地基时有以米试地、以水试地、以米酒试地、以梦试地等方法。选好地基后就平整地基、立柱、栽桩铺竹板,最后上草顶。根据景颇族的习俗,一家盖房百家相助。主人家将建材和酒饭备好,然后把建房日期告诉寨子里的亲朋好友,请他们帮忙。动工之日,帮忙的人络绎而至,两三天就能建好新房。按照规定,太阳还没有落山之前举行进新房仪式,由神师董萨请家神迁入新房。新房竣工之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新房旁燃起篝火,敲鼓吹笛,载歌载舞;屋内大家围坐在火塘边,听歌手唱“新房调”。

参考资料:

  1.《景颇族民居》,云南省民族文化网 ,责编:杨洋 ,2012-11-19。

  2.《景颇族文化大观》,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