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中华民族>怒族>饮食起居 > 详细页面

怒族溜索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朱国伟 2017年12月22日 阅读量:

  怒江大峡谷及其两岸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层峦叠嶂,危岩耸立,悬崖陡峭。谷中水流湍急,汹涌澎湃。自古以来,这里的交通就十分不便,正所谓“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整个怒江只有几处水势稍缓的渡口可以用木船摆渡,除此而外,其它地方既无法架桥,又不能涉渡。两岸的怒族人民只有依靠溜索这种古老的渡江工具往来飞渡,保持着彼此间的交往与联系。

吊桥(摄影:刘军)

  溜索是怒族人民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设施。溜索的制作方法,是用竹篾扭成手腕粗细的大索,然后横拉于江河之上,固定在两岸的大树、木桩或石崖上,即成溜索。

  溜索分平溜、陡溜两种。平溜用一根溜索,基本平直,没有倾斜度,来往都可以溜渡,开始用脚一蹬的惯力滑行,滑至江心时会停止,就要手足并用攀至对岸,平溜费时、耗力;陡溜有一来一往的两根溜索,倾斜度大约二十五度,靠着倾斜度,倏地一溜而过,互不影响。

  溜索有竹索、藤索、钢丝索。竹、藤索是用十多片竹、藤精心编扭而成,十分结实,两端各系在粗壮的树干上或突兀的岩石上,用挖成半圆凹槽的栎木作滑板,往溜索上一卡,再把长长的麻织的绳子一折为二,一端牢牢地把溜梆固定在溜绳之上,再用余下的绳子兜住大腿;另一股勒住腰杆,打牢扣结,双手紧抱溜梆,头一偏,脚使劲一蹬树干或岩石,腿一曲,顿时临空,朝对岸飞去;钢丝索配有先进的滑轮。

  人们用溜板(溜梆)作辅助工具,沿竹索从空中滑过。溜板是长四公分,宽约两公分的槽形硬木,背面凿有两个对称的用以拴绳的长孔。使用时将溜板的凹槽卡在溜索上,用麻绳或皮条穿过长孔,牢系于腰间,然后以仰卧的姿势手握溜板,即可以顺势滑下。

  怒族人发明和使用的溜索,据说最早是看见蜘蛛在树间织网、来回爬行而受到启示的。同时,过溜索要有胆量、技巧。每逢年节,沿江各村寨都要举行过溜索比赛,目前已成了一项民族运动项目并跻身于民运会,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民族文化。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如今怒江上已建起了几座现代化的桥梁,但溜索这种传统交通工具仍然横亘于怒江之上。

参考资料:360星座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