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中华民族>乌孜别克族>概述 > 详细页面

乌孜别克族简志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吾尔买提江·阿布都热合曼 2018年03月19日 阅读量:

  一、民族概况

  乌孜别克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居住较分散的一个民族。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乌孜别克族总人口数为10569人,主要分布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伊犁、喀什、乌鲁木齐及塔城等地。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城镇,少数在农村。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喀什市、叶城县、莎车县、奇台县、伊宁市和乌鲁木齐市。

  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葛逻禄语支。新疆地区的乌孜别克族直到1949年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1949年后,由于散居各地,与多民族杂居,故语言文字的使用逐渐发生了变化。生活在南疆与维吾尔族杂居的基本使用维吾尔语;生活在牧区的乌孜别克族,因长期与哈萨克族杂居,语言文字基本上使用哈萨克语。

  二、族源

  葛逻禄人是乌孜别克族的重要族源之一,迁入中亚绿洲地带,并与并与操伊朗语的民族融合、同化。“乌孜别克”一词源于术赤的五世孙“月即别汗”,其统治区域下的居民均被称为乌孜别克人。15世纪是孜别克人分化重组时期。昔班尼在中亚建立王朝拉开了乌孜别克族形成的序幕。15世纪末16世纪初,组成乌孜别克联盟的游牧部落南下,进入了中亚农耕区,和当地操突厥语、从事农业的居民相互融合。16世纪-17世纪,乌孜别克人来新疆内地经商,并开始定居新疆等城市。乌孜别克族的族源有农耕各民族,也有突厥、蒙古游牧民族以及一些亚欧各民族。

  三、社会经济生活

  乌孜别克族有着善于经商的历史传统。从16世纪至17世纪,乌孜别克人商队以新疆叶尔羌为中转地,经营丝绸、茶叶、瓷器、皮张、大黄和各种土特产;在19世纪中叶以前,乌孜别克人赶着数以百计的骆驼、骡、马往来于中亚各地和新疆之间。乌孜别克族手工业比较集中和发展的地区是莎车,主要是丝织业,清末民初,仅莎车一地就有乌孜别克族的丝织手工作坊200余家。以畜牧业为主或兼营牧业的较少的乌孜别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的木垒、奇台、新源、昭苏、巩留、特克斯、尼勒克、伊宁和塔城等地。

  四、宗教信仰

  乌孜别克族先民历史上曾信仰过琐罗亚斯德教、佛教、摩尼教、景教。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苏菲主义在乌孜别克人中开始盛行。自从18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乌孜别克群众或捐款、捐物,或出工,建造了一些较大的清真寺。随着伊斯兰教在中亚的传播和扎根,尤其是苏菲主义的盛行,在乌孜别克族逐步形成了以萨依德、和卓、依禅等尊称命名的宗教阶层。长久以来,伊斯兰教对乌孜别克族的社会生活、文化心理产生着重大影响。

  乌孜别克族有许多禁忌,其中最为严格的是禁食猪肉,甚至禁说带“猪”字,另外还禁食一切动物的血、自死的牲畜、驴等。烟酒也在禁忌之列,尤其是对于女性。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咳嗽,不能在人面前擤鼻涕,不能大声说话;洗手后,不能甩手上的水,一定要用毛巾擦干;外人不能随便进入新婚夫妇的房子;妻子生产时丈夫不能进入产房;产妇7天内不得外出。

  五、民俗文化

  乌孜别克族的许多食物可用手抓食,饭前、饭后都要洗手。乌孜别克族的特色食品主要有馕、抓饭、硕液拉、马西克其日、马西霍尔达、麦斯太瓦、纳仁、尼沙拉、阿勒瓦、霍尔打克、玫瑰酱、米肠子、面肺子等;传统美食主要有卡提里马、尤普卡、千层油炸包子、千层烤包子、丸子汤面,此外还有拌面、烤肉、手抓羊肉、马肠子等食品。他们喜食奶制品、糖果、水果。常食用的水果有桑葚、杏、桃、梨、葡萄、无花果、石榴、甜瓜、西瓜。水果成熟季节常见他们以果代蔬,佐馕而食。

  乌孜别克族传统服饰中男装一般为白色或灰色衬衫、耶克太克(单面长袍)、托尼(长衣)、腰带、开木卓勒(短大衣)、皮鞋、靴子等;女装有头巾、长裙(多为艾德莱斯质地)、长裤、坎肩儿、靴子等。头戴花帽,冬季绒帽等。如今乌孜别克族服饰已很难在市面见到。

  乌孜别克族允许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外族人通婚,但严禁同非伊斯兰教民族通婚,和维吾尔族、哈克族、塔塔尔族人通婚是受到社会舆论认可的,和外族通婚,一般娶外族姑娘的居多,嫁给外族的少。习惯上通婚主要是在本民族内部进行,姑表、姨表和堂妹之间可以通婚,过去,普遍实行早婚和包办婚姻,门第观念很深。近年来,近亲通婚、早婚和父母包办婚姻现象大幅减少。按照传统习惯,兄弟姐妹之间,哥哥未婚前,妹妹不能出嫁;姐姐未嫁前,弟弟不能娶妻,遵循长者在前,幼者在后的原则。婚姻仪式程序主要有见姑娘(相亲)、提亲、感谢、定亲、回礼、商量、婚礼以及婚后的掀盖头、请亲家、互请等。

  乌孜别克族的丧葬仪式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大致相同,实行土葬。墓地一般设置于一面较缓的山坡中腰处,墓坑呈长方形,长2米,宽1米左右,深近2米。坑底侧挖一个洞穴,大小可容纳亡者,亡者头北脚南,面向西放置于洞中,洞口用土块封住,然后再掩埋。一般有报丧、净身、葬礼、哀悼等仪式程序。

  乌孜别克人过去的房子一般都是用泥土做成的,用泥巴做成的墙在新疆被称为“安集延墙”,如今庭院改为用瓦砖建筑。老式房子在院内设窗户,窗户都有防盗栏;房屋设有换气扇,位置一般比地面高一些;进出门有楼梯,为了方便洗手和洗漱,门旁有用瓷砖做成的用来排托水的装置,或者是陶器。房屋的结构一般按照家庭人口的多少设置房间和客厅,还有专用的仓库、卫生间和羊圈等。

  乌孜别克族的节日仪式总体上可以分为季节性节庆仪式、家庭生活仪式、宗教节日仪式三大类。如纳吾肉孜节、苏麦来克游、赏花游、赏水游、沙漠游、甜瓜游、葡萄游、无花果游、初雪节、那仁聚会等。

  六、民间艺术

  乌孜别克族传统音乐分为民间音乐、古典音乐和宗教音乐三大类。民间歌曲是民间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歌曲根据内容和形式可分为三种:“叙诵性民歌”(“埃希来”)、“歌舞性民歌”(“叶来”)和“习俗性民歌”,如《木那加特》《我是多么忧伤》《眷恋》《迪里哈拉奇》《塔娜娃尔》《黑眉毛的姑娘》《雅尔、雅尔》《摇篮曲》等。

  乌孜别克族将乐器称作为“萨孜”,吹管类乐器“乃依”(横笛和竖笛)、“巴拉满”(管子)、“苏乃依”(木质唢呐)、“卡娜依”(号筒);拉弦类乐器“萨塔尔”“艾捷卡”“斯克里普卡”(提琴);弹拨类乐器“都它尔”“弹拨尔”“热瓦甫”“卡龙琴”“锵”(扬琴);打击类乐器“达甫”(手鼓)、铃鼓、“纳格拉鼓”(铁鼓)、“冬巴克”(低音铁鼓)、“它石”(石片)、“萨巴依”“库修克”(木勺)等。

  乌孜别克舞蹈以节奏感强著称,以单人舞居多,快速旋转时双臂动作至腰部以上,舞姿舒展、爽朗。传统乐曲与舞蹈有“乌帕尔”“加扎伊尔”“夏米来尔”“迪尔哈拉奇”“她娜娃尔”和“木那加特”等,多在麦西来甫、婚礼、割礼及纳吾肉孜节等喜庆节日的群众欢聚场合表演。

  (编辑时有改动)

参考资料:

  1.丹珠昂奔主编:《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回族》,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年

  2.杨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