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中华民族>裕固族>宗教信仰 > 详细页面

裕固族宗教信仰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董晓柯 2018年03月27日 阅读量:

  裕固族在历史上,曾先后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和佛教。现在主要信仰藏传佛教,其中还掺杂了许多萨满教的内容。此外,由于接近汉族地区,裕固族也或多或少受到了汉族信仰的影响。部分裕固族地区受到了道教的影响,在实行土葬时,相墓地、选阴宅等。近年来,一部分裕固族群众还信仰了基督教。

  和所有的北方游牧民族一样,裕固族远祖早期的信仰是原始宗教萨满教。在摩尼教和佛教还未传入裕固族先民的居住地区时,萨满教和自然崇拜是裕固族唯一的信仰。敬奉“汗点格尔”仪式(祭天仪式)和“祭鄂博”仪式是比较重要的两个活动。这些祭祀活动对裕固族民族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左右,祭祀活动逐渐减少。近年来,在一些地区有复兴的趋势。个别地方还由政府组织“祭鄂博”的仪式。

传统祭祀活动(摄影 强成江)

  在裕固族地区,萨满教的法师一般被人们称为“也赫哲”,当地汉语称之为祀公子、师公子。有父子相传的,也有自成的。他们与常人的区别在于头上留着一条长辫子,上面缠有许多绿、白、蓝布条。辫子是法力的象征,所以也赫哲平日并不随便梳洗头发,而是在每年阴历除夕才清洗一次。相对而言,萨满教在西部裕固族地区比较流行,而对东部裕固族的影响较弱。随着萨满教的衰落,到了20世纪70年代,裕固族世代相传的也赫哲也失传了。

  摩尼教又叫“明教”、“明尊教”,是伊朗古代宗教之一,创立于三世纪,因创始人名叫摩尼而得名。7世纪,摩尼教从波斯传入中国,并开始在回鹘人中传播。约在8世纪中叶,回鹘人基本信仰了摩尼教。摩尼教的传播特征之一,是集商业和宗教于一身。摩尼教的传播和盛行,使裕固族先民摆脱了原先那种单一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经济方式,使畜牧和商业并重,但是在今天的裕固族生活中几乎看不到摩尼教的遗存。

  1226年,蒙古大军西征,回鹘人与一部分蒙古人相融合,大约从13世纪中期开始信仰藏传佛教萨迦派。1578年,附属于俺答汗的一部分撒里畏兀儿改信藏传佛教格鲁派(又称黄教、喇嘛教)。东迁之后,裕固族先民的聚居区与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故乡相邻,加上统治者的大力扶持,他们很快接受了格鲁派信仰。清朝以后,格鲁派得到了很大发展,逐渐统一了裕固族各部的信仰。

肃南县康乐乡大草滩村康隆寺(摄影:刘军)

  新中国成立前,裕固族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寺院,因此有“什么寺院属于什么家(即部落)”的说法。裕固族地区共有九个寺院,分别为:康隆寺、景耀寺、转轮寺、莲花寺、明海寺、长沟寺、红湾寺、水关寺、夹道寺。寺院的规模一般比较小,内部组织并不严密,有的寺院有喇嘛(或称堪布、活佛)、法台,有的寺院只有僧官或提经。活佛是寺院的最高统治者,是通过“转世”继承佛位的;法台、管家是宗教上层;提经、僧官一般都是由有一定权势或谙熟经典的僧人提升的;班弟(贫苦僧人)是寺院的最下层。

  在藏族地区,只有活佛才可以转世。而在裕固族地区,藏传佛教的堪布也可以转世。在藏传佛教普及到裕固地区后,裕固族对“汗点格尔”的崇拜依然普遍存在。在藏族地区,入寺的僧人是不准娶妻生子的。但在裕固族中,有些入寺的僧人可以娶妻生子。这些娶妻的僧人平时在家从事农牧业,遇上佛事活动便入寺念经。

参考资料:

  1.范玉梅,《裕固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

  2.李天雪,《裕固族民族过程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3.钟进文. 裕固族宗教的历史演变[J]. 西北民族研究, 1991 (1).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