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艺术 > 文艺汇演  > 详细页面

《意卓拉姆》:古老藏戏绽放新光彩

来源:中国民族报 2022年01月27日 阅读量:

  9月14日-18日,作为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参演剧目,由青海省民宗委、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藏剧团(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剧团)全力打造的藏戏《意卓拉姆》在央视网和国家民委官网进行演播。

  该剧讲述了传说中的仙女意卓拉姆与人间的诺桑王子相爱,历经挫折与磨难后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表现出意卓拉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诺桑王子坚韧不拔的意志,以浓郁的民族特点、鲜明的风格色彩、优美的歌舞,充分展现了藏族人民勇敢、勤劳、智慧的美好特质。

  《意卓拉姆》的故事来源于八大传统藏戏中《诺桑王子》的后半部分,上世纪80年代初,青海省藏剧团已故编剧华本嘉将这部分藏戏内容改编为《意乐仙女》,成为新时期藏戏经典剧目。2018年,青海省藏剧团本着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对原有的《意乐仙女》进行再次修改和提升,并将剧本更名为《意卓拉姆》。

  今年,青海省剧团再次对《意卓拉姆》的剧本、舞美、音乐等进行了修改完善,整部剧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提升:

  提炼主题。作为历史上传承下来的藏戏传统经典剧目,《意卓拉姆》突出表现了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主题,暗含了藏民族的哲学思想、文学特质、道德价值理念。该剧文辞典雅,承载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重立主线。以两位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作为整部戏的主线,不仅在情景与台词、唱腔上把握好藏戏的固有风格,还在形式和内容上构架出唯美浪漫的诗意化表达。

  强化角色。舞台上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质感、立体感。整部戏把主要创造力放在情节的起承转合和人物情感的跌宕起伏上,强化每个人物通过动作呈现的内心世界,使其在表演上更加生动。

  创新舞蹈。整部戏深植于传统,结合创新艺术形式,创作出藏戏新的舞蹈语言,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使其凸显独特的艺术魅力。

  精设舞台。通过精心制作每一个布景,力求呈现具有古典美学韵味的舞台。该剧开放空灵的舞台设计,为演员提供了自由且开阔的表演空间,在某些场景上又为整场戏设置了潜在语言表述。

  巧用服饰。服饰蕴含着民族的文化与历史,该剧在服饰上力求协同舞美设计的理念,追求诗意的舞台表达,同时体现出藏族的历史文化特色。

  该剧导演之一增太吉表示,《意卓拉姆》在继承原有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在艺术创作手法上力求全新意义的构架,尤其以女性视角和心理走进意卓拉姆,这是一大创新。

  “《意卓拉姆》将藏戏中的经典爱情故事复现在现代舞台上,呈现出唯美而细腻的艺术风格,让观众感受到时代在前进、戏剧在发展,古老藏戏因而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该剧编剧之一李加东周说。

  青海省作协副主席、青海省民族文学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青海省《格萨尔》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龙仁青认为,藏戏《意卓拉姆》是一台非常成熟的作品,剧本、表演以及舞美、灯光等,无不呈现出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甚至信手拈来的从容与自信。“从《诺桑王子》到《意乐仙女》,再到今天的《意卓拉姆》,从最初怀着尝试心态的摸索与探究,再到今天借助现代舞台表现手段展现安多藏戏特色,这一过程折射出青海安多藏戏一路走来的创新与成绩。”

  2019年,藏戏《意卓拉姆》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2020年,该剧荣获第八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并入选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参演剧目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藏戏,和昆曲、京剧、粤剧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青海省藏剧团(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剧团)是在藏族聚居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省级专业藏戏及歌舞剧团,也是安多藏戏的传承基地。自上世纪80年代起,剧团创作演出了一大批观众喜闻乐见,并有着鲜明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藏戏、曲艺、音乐及歌舞剧(节)目,对新时代藏戏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为《意卓拉姆》剧照,文图均由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提供。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