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文字>民族传媒>广播影视 > 详细页面

纪录片《采棉时节》:镜头下的新疆棉农故事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朱靖江 2022年11月22日 阅读量:

《采棉时节》海报 朱靖江供图

  默默生长在天山南北的新疆棉花,既是全球纺织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万千家庭的衣食所系。近期,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纪录片《采棉时节》在央视纪录频道等主流媒体播出。该片通过展现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三户棉农在2021年秋收时节的故事,从一个微观的视角,展示新疆普通民众的劳动节律与生活细节。作为一部展现新疆棉花产业与棉农生活的纪录片,该片体现出的内容共情性、文化多样性、影像真实性,使其不失为一部纪录片佳作,也为国内外观众提供了一个观察、理解新疆棉花与棉农的有效影像文本。

  用镜头记录棉农家庭

  新疆植棉,由来已久,考古学家在新疆境内的多座古墓葬中都曾发掘出棉籽与棉织品,显示出这一广袤地域的古代居民在棉花种植与织造领域的资深地位。从1800多年前就已传入新疆的非洲棉,到20世纪以来陆续引种的陆地棉、海岛棉等优质棉种,新疆棉花的栽种繁育史,不仅是一部纵贯古今、绵延不绝的中华民族劳作史,也是一部跨越全球不同地域与时空的人类文明交往史。

  《采棉时节》聚焦的阿瓦提县位于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西北,是著名的“中国棉城”,也是公认的“中国长绒棉之乡”。在这个以棉花为农产主业的区域,终年辛劳的棉农一方面坚守地方农业传统,另一方面也应对着来自现代农业的机遇与挑战。棉花的丰收季节,是棉农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段日子,这部纪录片犹如一幅秋日风情画,描绘了他们平常却真实的劳作与生活图景。

  《采棉时节》跟踪拍摄了三户棉农,分别是艾尔肯、热依汉一家,赵强、管小燕一家,以及马贵忠、马贵和兄弟二人。其中,维吾尔族老汉艾尔肯和他的家人们无疑是着墨最多的人物。影片一开场,便是艾尔肯夫妇和两个女儿热娜、白尔娜的画面:两姐妹坐在地头,聊着家务事与白尔娜的求学安排,营造出朴实、温暖的家庭氛围。作为一名阅历丰富的老农民,艾尔肯除了种棉花,还养鸽子、种西瓜——棉花是当地农业系统中虽然重要却并非唯一的经济来源,这是新疆农区延续千百年的农业传统与生计智慧。

  赵强和管小燕是一对年轻夫妇,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管小燕展现出坚韧、顽强的性格特点。她不仅在丈夫意外受伤后独立承担采运核桃等体力劳动,还负责采棉工人的后勤保障工作,特别是她对读小学的儿子十分严格,甚至略带“虎妈”式的教育方法,令观众多少有些“心有戚戚焉”。

  马家兄弟的家庭生活在本片中并未细描,他们的叙事功能更多体现在采棉劳动的组织与运作等方面,但为采棉工人安排好食宿的一些细节,也展现出兄弟俩憨厚朴实的性格特点。

  用劳动注解时代发展

  在采棉工人的招募和组织方式上,三户棉农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例如,艾尔肯一家在当地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他们更倾向于雇佣本村村民或亲戚采摘棉花。妻子热依汉认为:“都是一个村的人,(工钱)应该给得比别人多点,古语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当相熟的村民过来劳作时,热依汉还和她们逐个握手感谢:“亲人们,谢谢你们!在找不到人的时候,幸亏你们来了。”这种雇工方式建立在彼此熟悉的村落社会基础之上,依托于亲友感情与换工互助——当然也加入了按劳付酬的经济因素,但劳动本身增进了乡民之间的亲密关系。

  马家兄弟选择了一种更为标准的合约方式,他们通过村委会招募,与自愿报名的劳动者签订合同,劳动要求和计酬方式也更为精细。在过秤称重的时候,女工们和马家兄弟可谓锱铢必较。当然,在精明之外,马家兄弟也展露出浓浓的人情味。他们在“十一”晚上宴请工人,大家载歌载舞地欢度国庆,让彼此的关系更为融洽。

  主要种植陆地棉的赵强一家,索性将全部采棉工作承包给外来的采棉机队,因为机采陆地棉的效率远高于传统的人工采棉,同时也无需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采棉时节》选取的三户棉农,展现了当代新疆棉农的多种劳动合作方式,无论是传统的亲邻换工互助,还是更具现代商业色彩的劳务合同制与项目承包制,都体现了农户自主选择劳动机制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该纪录片用较为抒情的音乐段落,展示了采棉机在棉田中收割、吞吐、打包的场景,体现出农业机械化的壮美景观。在新科技的浪潮中,“老农民”艾尔肯也没有落伍,他请人操作农用无人机在棉田上空播撒脱叶剂,也因为“打包采棉机比普通采棉机(采摘的棉花)能多卖两毛钱”,而选择了租用打包采棉机来收获自家栽种的陆地棉。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应该是新疆棉花产业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人工劳动走向机械化大生产无疑是棉花种植历史进程中不可抗拒的大趋势。这也意味着《采棉时节》这样的纪录片,将会成为中国棉花种植史上一个带有历史记忆的时代注脚。

  用艺术致敬真实生活

  作为一部媒体纪录片,《采棉时节》运用了“观察式电影”方式,对拍摄对象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较少介入的记录与展现。该片导演刘帼轶介绍:“我们跟随着被拍摄对象,记录他们的生活、劳动和所思所想,尽量少干预他们,尊重他们。同时向观众展示我们所看到的,让观众有空间观察、思考,并自己得出结论。”

  与此同时,影片也展现了南疆维吾尔族村落的传统风俗习惯,如烤馕、缝制棉被等。最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是艾尔肯一家出席的婚礼仪式,既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又颇具现代时尚气息,不但以欢腾的歌舞场面提升了本片的艺术性,也让观众深入了解棉农社区的人文肌理。

  类似的细节,还有艾尔肯与合作种棉的几位村民之间的一场对话。因为合作者不守信用,老汉当众表达了不满。他坦率的抱怨和提出的后续解决办法,显示棉农之间不仅存在正向的合作关系,也有因怠工或自利行为而引发的矛盾,《采棉时节》借此呈现棉农社区的现实情景,体现了影片的真实性。

  这部纪录片在采棉主线之外,也延续着一条牵动人心的情感线,特别是艾尔肯一家两代的亲情被细致地捕捉并表达出来。影片一开始,艾尔肯就让即将外出求学的女儿白尔娜“别管捡棉花的事了,还是好好上学吧”,对她的未来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母亲热依汉用新棉花为白尔娜缝制被子,母女分享短视频,在一起采摘长绒棉的时候哼唱童谣。这种亲情的表达在白尔娜与家人们告别时达到了令人动容的高潮,此刻的白尔娜对于自己和家人的未来显然有着清晰的规划,她告诉姐姐热娜:“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多好,但也不能总这样。你应该去上班,我应该去上学。”这是新疆农区新一代人对“田园牧歌”式传统生活的认真反思,它指向一个更为广阔而美好的明日世界。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副会长)

作者:朱靖江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