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人物 > 文化人物  > 详细页面

墨寄人生 逐梦草原

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官网 作者:祁万强 马璞馨 2021年08月05日 阅读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从兽医专业毕业的鲁海波,就是在兴趣的驱使下,走向了书画之路。

  五十二年前,鲁海波出生于湟源县申中乡申中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作为一个有着七口之家的农村家庭来说,仅仅靠着几亩田刨食,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然而,在父母的坚持下硬是让鲁海波走进了学堂。

  鲁海波上小学的时候,就对书法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萌生了要买一本字帖的想法。为了攒钱买字贴,鲁海波经常收集一些猪鬃,然后一根一根地清理干净,用橡皮圈扎成小把,放在小抽屉中。等到村里小货郎的拨浪鼓响起来的时候,他就会带着这些东西飞奔而去,换成一张张毛票或者硬币,一分一分地积攒起来。

  那年的冬天,鲁海波终于从县城的书店里买了一本《千字文》字帖。他在废旧的作业本上一遍又一遍地临摹,帮着父母下地干活的间隙,在沙地上用木棍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陶醉于书法艺术带给他的快乐和惬意。

  上世纪80年代,鲁海波考上了湟源牧校,虽然学习的是兽医专业,可是闲暇之时,他依旧没有忘记练习书法。学校图书馆中不仅有王羲之、颜真卿等大家的字帖,还有一些书法理论的书籍,这让他如获至宝,更加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就在鲁海波上中专的时候,有一年的夏天他和同学们去湟源县城的公园游玩,遇到一位老师正在带领着一些孩子写生。当他凑过去观看时,那位老师画板上画着的一棵棵栩栩如生的柳树,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他的眼球。从那一刻开始,他又萌发了学习画画的想法。后来,经过打听得知,这位老师就是我省著名画家杨明先生。

  于是,空闲的时间里,鲁海波时不时去杨明老师那里学习一些绘画基础,参观其他学生的绘画作品,自己回到宿舍后一边记录心得,一边摸索着绘画。在湟源牧校上学期间,鲁海波跟着谢素霞老师所在的艺术班,学习了三年的素描,为后期的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9年,鲁海波从湟源牧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从事兽医工作,但鲁海波并没有放弃书法和绘画,繁重的工作和家庭的琐事,也没有阻止他放下手中的画笔。

  俗语说“画龙画虎先画骨”,作为兽医的鲁海波常年在基层工作,给他的绘画作品牦牛、湟鱼、草原花卉赋予了鲜活而明快的生命力。

  墨寄人生,逐梦草原。为了能画好湟鱼,鲁海波时常到青海湖主要支流的布哈河、沙流河、泉吉河写生。如今,作为刚察县文联主席的鲁海波,依旧痴迷于书画创作当中。他还行走在培养牧区孩子们书画兴趣的道路上,创建免费培训班、举办各种形式的书画展览和比赛等活动,传承民族的文化艺术,修炼学生的涵养素质,全面做好文化惠民服务工作。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鲁海波无疑是众多基层文化建设者和推动者中的一员,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一样的群体,才拥有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作者:祁万强 马璞馨

  资料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

  http://www.qh.gov.cn/dmqh/system/2021/06/16/010385744.shtml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