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文博 > 民族文博概述  > 详细页面

试析民俗文物与民俗博物馆的功能

来源:中国民族文博-第五辑 作者:李彩萍 2018年06月20日 阅读量: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民俗类的博物馆在全国各地也相应建立,在一些综合类的博物馆也设置了民俗陈列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部门,民俗文物也相应得到重视。但是对于民俗文物的征集、保管、展览等方面专业博物馆的研究还相对滞后。

  民俗文物对于一个民俗类的博物馆至关重要,是博物馆的生命与源泉。何谓民俗文物?对此定义在一些著作中有过描述,各种称谓,说法不一,有的称作物质民俗,有的称作文物民俗,有的称为民俗文物,但迄今尚未见到专门定义。据《文物民俗学》解释,“民俗文物是指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过程由人类创造、享用、变异、传承文化事项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物化遗存的总称”。[ 吴诗池,邱志强.民俗文物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文物条目中,论述到近现代文物时将民俗文物与民族文物、革命文物列同,认为“民俗文物是反映民间民俗、习惯等民俗现象的遗迹遗物,其范围很广,包括衣食住行、生产、信仰、节日活动等各方面,涉及全部的社会生活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又反映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民俗文物作为不同代表的实物,可以使人们了解到一个民族或本民族某个地区风俗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了解到这个民俗现象怎样规范和促进人们的社会生活,并使之巩固、发展、或得到调整”。[ 谢辰生.文物[A].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文物博物馆编辑委员会.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Z].上海: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585.]

  上述两种定义内涵基本相同,但后者内容更加详尽、全面。按照学科归属,民俗文物的理论内涵应是民俗学的范畴,按物质形态它又是文物学的范畴,它是在两者之间的文化契合点。民俗博物馆只有找准了这个文化契合点,才能进行民俗文化的展示、民俗文化的研究、民俗文化的传播。对于民俗文物这一学科的研究,从它诞生的20世纪到现在一直没有被各种学科所重视,所跨越的两个学科——民俗学、文物学也没有把它作为重要的章节进行学科理论的研究。比如生产民俗,民俗学只重视生产过程中的习俗、仪式、禁忌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了生产工具的特质、结构、艺术风格的描述。礼仪习俗只注重礼俗的研究,而忽略了礼俗文物当中文化内涵的研究,如婚俗“问名”中的求婚帖、允婚贴、合婚贴、问八字帖,婚礼过程中婚堂中的器具火盆、秤杆、陪嫁品、嫁妆、新娘拜堂用具等等。下面从民俗博物馆的基本职能来探讨民俗文物的研究。

  一、民俗文物的征集、保管、鉴定

  藏品是博物馆的命脉,是展示、宣传的载体。随着社会现代化、国际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民俗文物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2003年7月24日的《北京晚报》一篇文章中载:“再过十年,想看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民俗文物得到国外去看了”。有人说这种说法是耸人听闻,但我觉得不是,它应该唤起我们的紧迫感。因此征集民俗文物应摆在民俗博物馆的首位。

  (一)民俗文物的征集

  作为展示载体的民俗文物,不仅要收藏原生态的实物,也包括相关辅助说明的实物。进入民俗博物馆的民俗实物要经过精心的挑选,要具有经典性与代表性。其一,应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比如,是人民大众为满足自己需要而创造的;有着一定历史并为群众广泛流传的;有着鲜明的民族或地域特征的;有着历史、文化、艺术、科学典型意义的。其二,这些特征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互为依托。在征集民俗文物时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要做到心中有数,馆藏有什么,征集什么,放弃什么。同时也要了解文物背后的信息,将民俗文物的来龙去脉作详细的原始记录;记录民俗文物的自然状况,如品名、来源、用途、完残等情况;记录民俗文物的历史内涵、历史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如名称的演变、流传地域、流传经历、征集经过、收藏者和持有者的关系,当年所有人怎样使用该物品并发挥了哪些作用,物主人的身份地位;记录民俗文物科学价值方面的内容,如藏品的制作年代、制作方法、文物特征、功能及用途;记录民俗文物艺术价值方面的内容,如材料的质地、色泽、纹饰、性能、制作工序、尺寸比例。只有把采访来的第一手材料(包括文字、口述录音和摄像资料)详细明确地做好原始记录并加以整理,才是民俗文物的征集的完整过程。原始记录是民俗文物鉴定的基础依据,是建立完整合格的民俗文物藏品档案的前提条件,原始记录为民俗文物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研究依据。

  (二)民俗文物的鉴定

  文物鉴定对于一个博物馆来说是入藏的重要程序之一。一般的博物馆,入藏前要经过专家小组或专家委员会的鉴定,并确认是否符合入藏的条件。民俗文物的鉴定目前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是同历史文物鉴定的标准归在一起,普遍参照文物共同具备的历史性、艺术性、科学性的价值标准。但民俗文物范围广、种类多、情况复杂,包括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民俗文物更注重的是生活性、传承性、地域性。比如具有地方特色、明证社会生活的活风俗习惯发生变迁的传统节日的藏品,有的甚至现在还在用的,它的历史性不是一个终结,而是有延续的。在传统造型艺术领域中有着鲜明地域风格的,如北京的兔儿爷以及娱乐过程中能够传承知识或训练思维的鲁班锁等都是一种吉祥物、民间玩具,但现在还在使用,这些都是民俗文物鉴定所要参考的。国家对于历史文物的鉴定、定级不仅有一定的标准,而且程序也比较规范。民俗文物鉴定的时间界限,在中国的文物、博物馆的工作规范中,认为民俗文物及其相关物品的多数属于近现代文物,主要是1840年以来的文物。[国家文物局2003年5月13日《关于印发<近现代文物征集参考范围>和<近现代一级文物藏品定级标准(试行)>的通知》文件附件“近现代文物征集参考范围”。

  ]国家出台的近现代文物收藏的范围和鉴定的标准,讲的还是官方的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文物,作为民间的民俗文物还是没有包括进来,这也是民俗文物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的原因之一。

  民俗文物有自己的发展脉络,它使用的材质、造型、艺术风格随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改变,有着时代共同的特征,同样也能够按照器物学类比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对于民俗工作者来说,在民俗文物征集的实践的基础上,怎样把研究民俗文物的个性东西上升到带有普遍意义的理论的高度,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国家文物部门也应该设置相应的研究课题,制定民俗文物鉴定定级的规范化标准,使全国民俗类的博物馆在收集民俗文物时有一个可参考的依据。

  (三)民俗文物的保护研究

  民俗文物一方面是以传世文物为主,另一方面是种类、质地特别丰富,以木、丝、麻、棉、纤维类的民俗文物为主,因此保护条件必须严格要求。库房条件的好坏,对藏品能否长期保存有着直接的影响,如空气中的灰尘造成藏品表面色泽的暗淡,微生物的产生造成丝质文物的虫蛀,温湿度是否适宜影响到文物的干裂、霉变等等。民俗文物保护的研究非常重要,除按质地分类保管以外,也要制定保护课题进行专项课题的实验,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并制定出保护措施。

  二、民俗文物的陈列展览

  陈列是博物馆的又一重要功能。每一类型的博物馆都有其自身特点,和历史类、艺术类的博物馆相比较,民俗类博物馆陈列特点更生活化、立体化、具象化。民俗是生态的文化,民俗展也是生态的。每一个民俗事象反映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往往是动态与静态、有形与无形的有机结合。民俗文物与历史文物的展示有很大的区别,历史文物注重年代、造型、质地、艺术风格,而民俗文物则更注重民俗内涵、民俗事象。通过工作实践总结,其展览形式大致有两种:民俗文物展和民俗事象展。民俗文物展以丰富的民俗文物为基础,展示中突出的是民俗事象中器物本身的使用方式、地位和相关的文物信息。民俗事象展是通过文物组合成的逻辑关系向观众传达民俗事象本身及原理,文物本身不作为展览的重点,这是与一般的历史文物、艺术类文物陈列的最大的区别。陈列设计上不是将文物精品化,而是将整组件文物反映的民俗事象精品化。前者是综合类、历史类、艺术类更注重的展示方式,后者是民俗类博物馆所采取的陈列形式。民俗博物馆告知观众的最终结果是民俗事象怎么回事。如民俗博物馆的娱乐民俗“斗蟋蟀”的场面,如果只摆一些各种各样的斗蟋蟀的用具,那样会很单调,而配上蛐蛐在草丛中生活的环境,蛐蛐鸣叫的声音,蛐蛐相斗的场面使人感觉身临其境。再如商业中的老招幌、牌匾展,如果配上店铺的门脸、吆喝声、响器声就会更生动,这些都是民俗展生态展示的初步手段。民俗文物陈列展览是让观众在博物馆良好的环境氛围中获得知识,得到休闲和放松。新博物馆展览的趋势是从“物”转向“人”,即以人为本的陈列原则。

  三、民俗文物与社会教育

  如何把民俗藏品与社会教育联系在一起是民俗博物馆努力探讨与研究的问题。民俗是千百年来在生活中产生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而也规范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民俗一旦形成,对于人民群众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约束力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民俗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要有革除陋习,倡导良俗,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职能。民俗文物丰富多彩,一辆花轿、一架梳妆台、一套婚装能够解读婚姻的复杂习俗,一台纺车、一架织布机、一套犁铧能够看到生产过程和生活的艰辛,一套祝福吉祥的儿童服饰凝聚了多少家庭对子女的关爱,这些鲜活的物证把我们带到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生命流动中。民俗里包含了很多的信息,也充满了祖先的聪明才智。民俗里折射了我们祖先的生存状态和努力方向,从里面能够看到我们祖先是如何生活的,他们追求什么、渴望什么,用什么来激励他们。民俗文物不仅仅是个物证,也是一个历史文化的浓缩,它是一种凝聚力的表现,是一种情感的纽带,例如在商业民俗文物展中一副剃头挑子、一段吆喝声,再置于胡同中的原生态氛围,凝聚了一代人的回忆与乐趣,让后人会想到先辈生活的同时,也想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领会到祖先的聪明才智时,也会激发人们对本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民俗博物馆里除了静态的展览外,也要用民俗文物的外延举办寓教于乐的民俗活动。例如在皮影展演艺术中,如果陈列各种皮影只是让观众了解一些品貌状态、了解一些文化内涵,但如果把人的制作、表演过程能够加进来,并且让观众参与演出,观众看到的皮影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参与的过程就是一个民俗传承和发展的过程。再比如,民俗博物馆为学生举办的暑期游园活动中复制的传统益智玩具九连环、鲁班锁、七巧板,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也开阔了思维。民俗博物馆通过把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也有机的结合,使观众在这样的民俗文化氛围中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民俗博物馆成为爱国主义乡土教育的基地,成为民俗文化活动交流的中心和娱乐休闲的场所。

  四、民俗文物的研究

  民俗文物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学科框架,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才能构建具有独立体系的民俗文物理论学科,在民俗文物研究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其物质的特性,广泛吸收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

  (一)学科理论的研究。在民俗文物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民俗学理论的研究,例如民俗学概念的界定、民俗学理论的内容、民俗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同时要进行文物博物馆学理论的研究,例如博物馆的职能以及如何发挥民俗文物在这些职能中的作用,研究民俗文物与其他类博物馆文物之间的异同,既要研究个案,也要研究概貌。必须充分利用考古学、文献资料学、科技史、美术史等相关知识和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方法进行多学科的研究。

  (二)宏观与微观的研究。民俗文物涵盖面广,种类繁多,必须按照民俗事项的宏观进行分类研究,如生产民俗、生活民俗、人生礼俗、节日民俗、信仰民俗等。然后再进行微观分类研究,如生产民俗中有农业、手工业、纺织业等。仅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中的“锄”这一项就有十几种,例如地域区别、名称不同、长短之分、直拐之别、用途各异。民俗文物的研究,必须不断地开阔视野,把宏观与微观有机的结合,为研究提供大量的新资料。

  (三)实践中的研究。在研究民俗文物的过程中,必须进入旧货市场、拍卖市场,多与收藏家、文物专家联系、学习,必须多触摸文物、多接触文物,反复实践推敲,总结规律。因此研究民俗文物,必须迈开双腿到民俗文物所在的地方不断丰富自己的文物知识。

参考资料:

  [1]谢辰生.文物[A].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文物博物馆编辑委员会.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Z].上海: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585.

  [2]徐艺乙.为新的创造提供智慧[J].装饰,1998,(1).

  [3]国家文物局2003年5月13日《关于印发<近现代文物征集参考范围>和《近现代一级文物藏品定级标准(试行)>的通知》文件附件“近现代文物征集参考范围”。

  

  引自:《中国民族文博(第五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