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旅游 > 古迹文物  > 详细页面

栈扎打箭炉(今康定)之朝廷大员和经边大吏(一)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吉石甲甲莫 2021年04月25日 阅读量:

康定果亲王允礼题写牌匾

  果亲王允礼——礼送七世达赖

  想必看过《甄嬛传》的剧迷及爱史者们都知道剧中“风度翩翩、豪情仗义、迷倒万千”的国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允礼九岁以后常随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作为川边政治中心的打箭炉,出入川藏的朝廷要员和经边大吏多在此栈扎,实心报国、操守清廉的果郡王就是其中之一。雍正十二年十二月至十三年二月,奉使泰宁礼送七世达赖返藏,打箭炉便是礼送七世达赖返藏必经之路,亲王来回都在康区政治军事中心打箭炉歇宿。此行,亲王在其日记中有详细记载即亲王《西藏往返日记》载:十二月十九日“是夕,宿于炉公索南达尔查及(炉公,当是九代明正土司坚参达吉),番僧酋目等以鼓乐幡幢来迎。”除此,亲王也曾题诗以记。诗云:我行西南,驰驱万里,蜀道既平,筰马孔驶。圣德广覃,天威尺咫,靡及有怀,瞻望无已。

今日位于康定市将军桥的岳钟琪将军塑像(吉石甲甲莫摄)

  岳钟琪——将军桥

  今天,位于康定市老城区的“将军桥”的得名便来历于岳钟琪将军。岳钟琪(1686-1717),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出生成都,历宦康、雍、乾三朝,官至川陕总督、宁远大将军。清康熙五十八年准噶尔侵占西藏,朝廷派兵分三路入藏驱逐。岳钟琪将军带领的兵便是其中一支。当年二月岳钟琪奉派先到打箭炉练兵备粮,他在打箭炉(现康定)的白土坎下设营,每早辕门鸣炮,率军过“桥”至南门大校场操练。善战的岳钟琪将军,率在打箭炉操练的精兵“西出炉关”,出师大捷,凯旋班师。岳钟琪将军在炉期间体恤民苦,尊重当地风俗,深受炉城人民拥戴和敬爱,便将他出兵训练每天经过的那座“桥”称作“将军桥”。如今,康定人民为了纪念岳钟琪将军在炉时给炉城人民带来的利好和精神鼓舞,政府在将军桥左行10米左右处修建了岳钟琪将军的雕像,以鼓舞一代又一代的康巴人谨记英雄,学习英雄,效当英雄,不忘初心,奋勇向前。

  孙世毅——小天都

  孙世毅,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乾隆帝以福康安为大将军,进藏征讨入侵的廓尔喀时,特命孙世毅摄四川总督负责督饷,为大军提供后勤保障。孙氏往来于打箭炉--察木多(昌都)之间,历尽艰辛,为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孙世毅学士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胸藏文墨,文笔优美,期间在打箭炉留下宝贵墨迹,现头道水飞瀑边上的“小天都”就是孙世毅学士题写的。

  马维骐,清末四川提督,是率部处理炉边泰宁事变和巴塘凤事件的要员。

  编辑整理:吉石甲甲莫

  资料来源:龚伯勋编著.康定的记忆:图说炉城[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