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站
  • 登 录

    * 帐号或密码错误

    忘记密码?
    |注 册|网站地图

    中华民族

    • 概况
    • 吉祥图案

      民族地区

      • 概况
      • 发展成就
      • 重大经济文化活动
      • 自然景区
      • 人文景观
      • 特色产品

      民族经济

      • 概况
      • 民族经济政策
      • 特需用品
      • 民族风情旅游

      民族语言文字

      • 概况
      • 民族语文使用情况
      • 语言文字机构、专家、著作
      • 民族语文政策
      • 民族文字欣赏

      民族历史

      • 概况
      • 民族历史简介
      • 历史事件
      • 历史人物
      • 研究机构、专家与著作
      • 古代民族关系

      民族服饰

      • 概况
      • 民族服饰简介
      • 民族服饰工艺
      • 研究成果

      民族饮食

      • 概况
      • 民族特色菜系
      • 风味食品
      • 养生美食
      • 民族餐饮文化

      民族建筑

      • 概况
      • 特色建筑
      • 建筑工艺
      • 建筑文化

      民族风俗

      • 概况
      • 人生礼仪
      • 交往礼仪
      • 家庭习俗
      • 禁忌习俗
      • 研究成果

      民族节日

      • 概况
      • 传统节日

      民族文学

      • 概况
      • 民间文学
      • 作家文学
      • 作品推介
      • 民族文学刊物

      民族艺术

      • 概况
      • 民族音乐
      • 民族器乐
      • 民族舞蹈
      • 民族美术
      • 民族戏剧
      • 民族艺术家
      • 艺术团体

      民族工艺

      • 概况
      • 民族工艺品

      民族教育

      • 概况
      • 理论与政策
      • 民族文化传承
      • 机构与成果

      民族科技

      • 概况
      • 科技贡献

      民族传媒

      • 概况
      • 民族出版机构
      • 民族传媒
      • 民族影视作品
      • 报刊杂志
    • 民族歌舞
      • ·天籁之声
      • ·民族音乐家
      • ·民族舞蹈家
      • ·民族器乐
      • ·热门单曲
      • ·文艺演出
      • ·资讯
      • ·民族艺术院团
      • ·歌舞乐合辑
      • ·粉丝推送
    • 特色村寨
      • ·公众推荐
      • ·大美村寨
      • ·村寨风情
      • ·村寨设计
      • ·特刊
      • ·他山之石
      • ·政策法规名录
      • ·民族建筑
    • 民族医药
      • ·资讯
      • ·政策法规名录
    • 民族文博
      • ·博物馆巡游
      • ·镇馆之宝
      • ·文物欣赏
      • ·专题展览
      • ·文博动态
      • ·文博知事
    • 民族体育
      • ·传统体育运动会
      •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 ·民族体育文化
      • ·最酷运动
      • ·民间体育传说
      • ·传统体育活动
      • ·民族体育欣赏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成品
      • ·传承人
      • ·政策文献
    您的位置: 首页>特色村寨>大美村寨>省份>详细页

      董家村


      编辑整理:王韵茹

      级别:

      浏览量:

      关注度:1000

      简介:

      董家村

      董家村地处湖北省鹤峰县燕子乡,距离县城42 km,燕子乡集镇15公里。东西相距4.3公里,南北相距7.2公里,总面积19539亩。四面青山环抱,形成小盆地,平均海拔1400多米,董家河穿村而过,景色秀美,风光宜人。

      山青水绿的董家河(王铁志摄)

      董家村四面环山,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孕育了俊秀山体、幽深峡谷、奇险溶洞、碧波河流遥相呼应的地形地貌和世界坡立谷奇观。“树在水中生,水在树间流”的秀色,配以宜人的田园美景,风景独特,美不胜收。独特的山地气候使董家村成为"春看樱花,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赏瑞雪"的休闲特色,董家河便是这里最负盛名的景点。

      董家河因董家村而得名,源于宜昌市五峰县牛庄、经过山间蛤蟆井水库、归于桃花山水电站的小河,几次进入伏流,长达20多公里。鹤峰具有明显的坡立谷地质特征,董家河也因此造就了九起九落的暗河和明流,河流穿村而过,山青水秀,峡谷、溶洞、河流、平川遥相呼应。

      董家河在鹤峰县境内五进五出。从鹤峰县最高的村落夹沙溪流淌约1000米后,便潜入地下,从小五里坪钻出地面至山间盆地响溪坪3千米,再潜入由高岩河、榔木河、蛤蟆颈组成的一段山间峡谷约1千米,涌出地面到董家村后伏入地下,流往湖坪村至中湄后,露出地面约300米后又潜入地下至大长湄现身,再次潜入地下流至燕子坪大龙洞溶洞地下暗河,然后在红鱼溪复出地面,再次潜流至距县城东部4千米的万人洞流出,注入溇水。

      董家河好似一条碧绿的缎带(王铁志摄)

      董家河原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其实是20世纪80年代桃花山水电站构筑拦水坝后形成的长潭。上游段为蛤蟆颈水库,下游象鼻山附近筑水坝,原本只在山间潺潺流淌的小溪,因水位的升高而形成一条河,使原本生长在岸边的树木因为水面上涨常年被淹在了水中,枯树发新枝,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水中盆景”景观。河上有一座土家族风雨桥,远远望去,似彩虹卧波,两岸碧绿的常青树把木桥依偎在水中。形成青峰倒影,水树相依的画景,堪称人间仙境。

      水树相依的美景(王铁志摄)

      虽然董家河流经燕子乡董家村长不过4千米,却有如一位丰姿绰约绝色佳人,拖曳着长长的绿色裙幅,轻歌曼舞在鹤峰群山之中。河水蜿埏逶逸,碧绿而清澈见底,最能吸引人眼球的便是河中生长着的许多树,形成“水在树间流,树在水中生”的独特美景。尤其是早晚或雨后,河上悠悠的薄雾,漂浮在河树之间,使董家河妩媚无比,美妙绝伦。除了水美之外,董家河周边的农户多居住吊脚楼,这种飞檐翘角、雕栏镂栋的土家建筑物古朴透亮,与缓缓流动的河水相得宜彰,原始、灵巧又充溢着活力。犹如一幅天然的水墨山水画。

      两岸有“三狮赶象”、“九龟寻母”、“仙鸡孵蛋”、“八戒探海”、“悟空降妖”、“青猴拜月”、“小龙寻母”等景观,伴着山间飞瀑或烟雨蒙蒙里的田园村舍,让人流连忘返。家村田畴平整,交通纤陌;土家民居特色鲜明,民风淳朴,童叟呼应,鸡犬相闻。早在康熙四十三年,清代诗人顾彩慕名走进董家河,整个身心沉浸于两岸葱郁的森林、平整的田畴、阡陌交通、淳朴民风中,当即站在鸡犬声遥相呼应的河岸边,脱口说出“人言此是桃源地,不信桃源如许奇”的妙句。

      董家河就如一条碧绿的缎带环绕于整个董家村,河水清澈见底,在温煦的阳光里,河畔高高挑起的吊脚楼上,有土家妹子凭栏绣花帕哼小曲儿;小小的“豌豆角”似的小木船上,有土家汉子娓娓讲述白虎的故事,山间有不绝于耳的山民歌在传唱。蓝天上悠闲的云、岸边姹紫嫣红的花草、轻柔的垂柳倒影水中构成一幅幅水墨山水,云在水中飘,水在云中流,衬映着水中那姿态各异的老树,妙趣横生。横亘于河面的土家风雨桥,远远望去,似彩虹卧波。三三两两深植于水中的老树,新绿满枝,分明就是栽在水中的盆景,似龟,似恐龙,似对镜梳妆的美人,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姿态,可以挥洒想象力。水中有树,树中有水的独特景观,便是董家河的魅力了。

      美丽的董家河(王铁志摄)

      董家村还有着流传了数百年的土家文化,高亢清亮的“穿号儿”,如泣如诉的“出嫁歌”,神秘诡异的“傩愿戏”,粗犷明快的“满堂音”,众多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构成了这里独特的文化景观。这也是董家河清清河水能够源远流长的内涵。

      位于董家河核心地段的风雨桥,飞檐翘角,极富土家特色,这座桥不仅仅是供人们行走避雨的风雨桥,更是容美土司土汉文化交流和“改土归流”后重视教育的一个见证,被称为“义学风雨桥”。清朝末年,董家当地的仁人志士为了培养后人,募集资金在桥的对面修建了义学学堂,为了让学子安全过河还修建了这座桥。这座桥原来是石墩木桥,桥上修屋盖瓦,民国时垮塌,1983年投资修成石拱桥,按原规模复建了义学风雨桥,后又经受风雨而倒塌,现在看到的桥是2009年按旧制复建而成,成为董家河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

      与美景相融的“义学风雨桥”(王铁志摄)

      在董家河的中部东岸,有顾彩亭,是后人为纪念顾彩到此一游并赋诗的史实,修亭作记。康熙四十二年,清末学者顾彩受容美土司田舜年的邀请,到容美土司游历半年之久,写出著名的《容美纪游》。当年六月,二人又同游董家坪,并在吟诗洞中写下三首脍炙人口的诗。

      在三狮赶象山最前面那头雄狮头顶上,建有向王庙,此庙建于清康熙年间,供奉向王天子菩萨。现庙的正殿围墙尚存,还另有和尚起居住房一栋,尚有一壁墙体尚存。当地民族宗教部门正在谋划按旧制复建向王庙。

      这仅是董家具有代表性的几处人文景观,董家还是鹤峰歌舞之乡的真正代表之一,这里流传的傩戏是传承近千年的古老文化现象,被称之为人文学科中的稀世“活化石”,更说明了董家的深厚文化底蕴。

      村中还保存有众多古树,千年香果树、千手银杏、猕猴桃王,虽经千百年风雨,依然繁茂。

      千年香果树(王铁志摄)

      近年来,董家村依托董家河风景区以发展农业、旅游业、林业产业为基调,把烟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每年保证烟叶面积1000亩;把蔬菜、药材作为辅助产业来抓;旅游产业作为生命工程来抓,努力实现农民收入有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和支持建设农家乐,目前已有11户农户在积极筹备开办农家乐,可带动剩余劳动力50余人;在县林业局的指导下,规划筹建现代生态林业示范园,促使产业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拓宽农民致富渠道。

      如今,董家村已发展成交通便利、四周青山环抱、家居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整洁、群众安居乐业、环境优美的生态和谐村庄。观田园风光,品农家美食。如今的董家村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游客络绎不绝,各式各样的农家乐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干净整洁的董家村街道(王铁志摄)

      鹤峰县城有开往董家河的小面包车,票价为10元/人~15元/人。如果是自驾游,那是最方便不过了,从县城开车前往董家河约需1.5小时。

      由于地处蛤蟆颈水库上游,董家河的水位长年不变,观赏董家河,无论晴雨天气还是天寒地冻,风景各异,均可品味出不同的感受,但要根据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准备。

      董家河有农家乐餐馆,游客可以在此品尝土家特色的农家小吃,最低价格为20元/人。距风景区15公里的燕子乡政府所在地,还有向氏烤全羊餐馆,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到烤全羊,还可以吃到烤鸡、烤猪肉片子。烤全羊价格比较昂贵,一只的价格为800元左右。燕子乡集镇和鹤峰县城均可下榻。县城的最低住宿标准为50元,燕子乡集镇为30元。

      在鹤峰还可关注与世隔绝的屏山土司城堡以及容美镇屏山村的屏山风景区。清朝诗人兼戏剧家江苏人顾彩游历屏山后,曾在《容美纪游》吟出 “蜀道难其难,未必如屏山”的诗句,惊叹其险峻。

      参考资料:恩施新闻网

      数据统计

      浏览量:

      粉丝数:102

      村寨等级:

      创建时间:2017年12月25日

        公众推荐

        • 红岩村

        • 东光村

        • 海南保亭槟榔谷

        • 四川汶川木上羌寨...
          村寨风情

          • 特克斯,我的故地

          • 拉祜族新米节的来...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联盟| 友情链接中国政府网中国民委民族文化宫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民族出版社民族画报社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民族博物馆贵州民族文化网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
          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
          大街49号院民族文化宫
          邮编(POSTCODE):100000
          www.mzzy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5996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0124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0131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0-0057
          copyright 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



          COPYRIGHT@2016 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