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站
  • 登 录

    * 帐号或密码错误

    忘记密码?
    |注 册|网站地图

    中华民族

    • 概况
    • 吉祥图案

      民族地区

      • 概况
      • 发展成就
      • 重大经济文化活动
      • 自然景区
      • 人文景观
      • 特色产品

      民族经济

      • 概况
      • 民族经济政策
      • 特需用品
      • 民族风情旅游

      民族语言文字

      • 概况
      • 民族语文使用情况
      • 语言文字机构、专家、著作
      • 民族语文政策
      • 民族文字欣赏

      民族历史

      • 概况
      • 民族历史简介
      • 历史事件
      • 历史人物
      • 研究机构、专家与著作
      • 古代民族关系

      民族服饰

      • 概况
      • 民族服饰简介
      • 民族服饰工艺
      • 研究成果

      民族饮食

      • 概况
      • 民族特色菜系
      • 风味食品
      • 养生美食
      • 民族餐饮文化

      民族建筑

      • 概况
      • 特色建筑
      • 建筑工艺
      • 建筑文化

      民族风俗

      • 概况
      • 人生礼仪
      • 交往礼仪
      • 家庭习俗
      • 禁忌习俗
      • 研究成果

      民族节日

      • 概况
      • 传统节日

      民族文学

      • 概况
      • 民间文学
      • 作家文学
      • 作品推介
      • 民族文学刊物

      民族艺术

      • 概况
      • 民族音乐
      • 民族器乐
      • 民族舞蹈
      • 民族美术
      • 民族戏剧
      • 民族艺术家
      • 艺术团体

      民族工艺

      • 概况
      • 民族工艺品

      民族教育

      • 概况
      • 理论与政策
      • 民族文化传承
      • 机构与成果

      民族科技

      • 概况
      • 科技贡献

      民族传媒

      • 概况
      • 民族出版机构
      • 民族传媒
      • 民族影视作品
      • 报刊杂志
    • 民族歌舞
      • ·天籁之声
      • ·民族音乐家
      • ·民族舞蹈家
      • ·民族器乐
      • ·热门单曲
      • ·文艺演出
      • ·资讯
      • ·民族艺术院团
      • ·歌舞乐合辑
      • ·粉丝推送
    • 特色村寨
      • ·公众推荐
      • ·大美村寨
      • ·村寨风情
      • ·村寨设计
      • ·特刊
      • ·他山之石
      • ·政策法规名录
      • ·民族建筑
    • 民族医药
      • ·资讯
      • ·政策法规名录
    • 民族文博
      • ·博物馆巡游
      • ·镇馆之宝
      • ·文物欣赏
      • ·专题展览
      • ·文博动态
      • ·文博知事
    • 民族体育
      • ·传统体育运动会
      •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 ·民族体育文化
      • ·最酷运动
      • ·民间体育传说
      • ·传统体育活动
      • ·民族体育欣赏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成品
      • ·传承人
      • ·政策文献
    您的位置: 首页>特色村寨>大美村寨>省份>详细页

      黄柏村


      编辑整理:王韵茹

      级别:

      浏览量:

      关注度:1000

      简介:

      黄柏村

      黄柏村隶属于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三胡乡,是省级旅游名村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该村地处凤城东北,距乡集镇5公里,东与三堡村相邻,北与阳河村相连,南与石桥村毗邻,西与革勒乡古架接壤,下辖14个村民小组,435户,1671人,耕地面积2155亩,其中水田1325亩,旱地830亩。省道渝鄂路横贯其中,村级公路腹地纵横,交通十分便利。

      黄柏村是以古道、古墓、古石林、古院落、古戏楼、古庙宇、古杨梅群落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区。古寨内小桥流水和百年民居,宛若世外桃源,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外来游客。这里有古院落、古戏台,当地戏剧南剧表演和“亚洲第一梅”;沿小溪而上,还可欣赏十叠泉、老山河石林、糍粑岩等看点;还有水上乐园、大岩板奇景、石制碾房等;桃花岛、十娘子桥、狮子桥层叠式峰林特色寨门更是别具特色,引人入胜。

      十叠泉(王铁志摄)

      黄柏村(王铁志摄)

      来凤县三胡乡是著名的杨梅之乡,有优质杨梅1.4万余亩,被誉为“湖北杨梅第一乡”。而黄柏村更是拥有着天然的古杨梅群落,号称“亚洲第一梅”古杨梅树,就在黄柏村境内的下黄柏园。这棵杨梅树王已有1200多岁,为两株古杨梅相依而生,被誉为“幸福树”。

      2003年,湖北省林业局批准设立了省级古杨梅群落自然保护区后,三胡乡沿248省道连片发展杨梅2万亩,形成了30公里杨梅长廊。当地村民根据食药同源的原理开发出古杨梅酒、杨梅干红、杨梅白兰地、杨梅果汁、杨梅蜜饯等,使杨梅鲜果价格从原来每公斤6元至10元上涨到20多元,以增加经济收入。

      黄柏园村入口处,有一新建牌坊“杨梅古寨”。从古寨门而入,目及之处,远有山岭,内含一谷,有新修水泥路鱼贯其中,串起坪里和湾里两个片区30栋古屋。行至湾里古寨客栈,张明四合院立于其中,雕梁画栋,青石砌墙,屋高三层,横排五间。上盖小青瓦,单檐悬山式屋顶。院内有一戏楼,面阔五间,上下两层,年久不修,已近腐朽。院落四周互通,即便风雨如注,楼台演戏,看客也可绕廊而坐,尽赏庭前花月。门前院坝皆是一米见方青石板铺成。阶沿多用条石砌就,少有不周整的层岩板镶嵌。

      杨梅古寨寨门(王铁志摄)

      整个村子的老房子有8栋形成于清代,有3栋建于民国,其余均为1980年后所建。虽年代相隔甚远,却少有不同:每栋相互独立择基建宅,朝向却相同;正屋,多是面阔三间,榫卯穿斗结构,三柱四骑,增偏房或作厨房或作储藏;占地多达1000多平方米。

      年久失修的古民居(王铁志摄)

      古民居(王铁志摄)

      古民居(王铁志 摄)

      古民居的门前有一条石板路,村中老人说这就是起于重庆石柱县西沱镇,途径恩施、利川、来凤的“千里古盐道”。黄柏村是川鄂古盐道的必经之地,保存有完整的古盐道10余公里。途径恩施、利川、来凤,全程300多公里,是明清时期武陵地区运输食盐等生活必须品的生命线,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

      石板路(王铁志摄)

      张明四合院东边有一近千平方米的驿站,鼎盛时期,客栈、鸦片馆、赌馆、妓院一应俱全,都是旺族张氏家族所有。1000多平米的石板古院坝保存至今,院坝内无水泥、无砂浆、无石缝,在全县、全州内都少有。这个古院落保存有80%的古木房子,因土改时其房屋分给贫困农民。主户门前建有朝门,门朝北,寓意向北方借水,以解火之用。据说此地属火龙地,现还留有火灾痕迹。有人说在后面山坡叫“火烧梁上”的山顶上建一座小水池,便可灭迹火灾。

      除古石板路、古岩院坝、古客栈之外,黄柏村还有保存完整的八股庙。杨梅园的下端,有一条步游道通往八股庙。据载,八股庙因八个异性族人出资修建而得名。主体建筑高近15米,宽约18米,仿大雄宝殿重檐式建筑。残存碑文略记了八姓人在黄柏园开疆起源的历史。来凤县文史研究专家称,黄柏园的先民应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时从湖南麻阳迁入。

      南边有一栋2层楼的古木屋,正中间二层楼上系古戏楼,大户人家来客人了,就请当地唱戏的班子,在此给客人洗尘度乐,据说本村已故的两个杨老汉唱的柳子戏极为好看。

      走古道、逛古院、听古戏、游古庙,看古树,来到黄柏村的游客们还少不了要去体验一番土家民俗。杨梅古寨空气中处处弥漫着土家乡情。土家族独特的民间灯舞挑花灯就发源于黄柏园,距今有400多年历史。当年,古盐道上南来北往的商贾、盐夫在驿站歇脚,挑夫们在休息时放下担子,在扁担上捆上花草,模仿走路的动作唱歌跳舞,自娱自乐。逐渐转化成妙趣横生的“挑花灯”。

      笑容满面的土家老婆婆(王铁志摄)

      挑花灯的道具很简单:花篮、竹扁担、牛皮鼓、大铜锣、头钹或马锣,8人即可,唱调有花灯调、莲船调和车灯调不等。每年春节期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村民们就唱起小调,踩着鼓点,边唱边舞,好不热闹。“杨梅王”前的石格上,清晰地雕记着挑花灯的起源和曲段。五、七字句唱词,四季数字唱段居多。现流传的主要曲目有“十二月劝姐”、“十二月劝哥”、“交情歌”、“十绣”等30多种曲调,是三胡独具特色的民俗艺术灯种。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至今仍以活态方式在村落传承。

      每年春节,古寨都要组织挑花灯、花花灯、野猪灯到四乡八寨拜年。最出名的是舞龙灯,34张大方桌搭高台,两条彩龙在高空腾挪跳跃,台下观者无不揪心称奇。

      村中还有少量石林,也是游客必赏景点之一。与恩施梭布亚石林一样,这些石林生成于5.1亿至4.2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比生成于2.7亿年前二叠纪的云南石林“老”得多。

      石林(王铁志摄)

      近年来,黄柏村抢抓机遇,开拓进取,逐步形成了以杨梅、烤烟种植为主,其它经济作物、家畜养殖为辅的经济结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达到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目的。

      黄柏村的农家乐(王铁志摄)

      黄柏村党支部根据各个时期的规划、计划,紧紧抓住发展村经济这个中心,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奋力拼搏,发展农村经济。结合本村实际,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后建成杨梅园3500亩、核桃500亩、银杏200亩、板栗500亩、油桃200亩、烟叶790亩。目前,全村仅杨梅一项收入就达80万元。全村其他经济林收入也达100万元。通过在畜牧业上大力调整品种结构,用优质品种取代劣质品种,全村现有24户养鸡专业户,年出笼鸡子7200只;75户养鸭户,一户一年纯收入7000——8000元;59户农户养殖母猪,全村1年出栏5头以上肥猪的有120户。林业方面该村抓住退耕还林的机遇,大力发展高效经济林1000亩。同时,村班子还带头帮扶困难党员及群众发家致富,从而使全村上下形成了人心思干、人心思上的浓烈氛围。

      喜获丰收的黄柏村村民(王铁志摄)

      参考资料: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数据统计

      浏览量:

      粉丝数:102

      村寨等级:

      创建时间:2017年12月25日

        公众推荐

        • 红岩村

        • 东光村

        • 海南保亭槟榔谷

        • 四川汶川木上羌寨...
          村寨风情

          • 特克斯,我的故地

          • 拉祜族新米节的来...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联盟| 友情链接中国政府网中国民委民族文化宫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民族出版社民族画报社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民族博物馆贵州民族文化网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
          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
          大街49号院民族文化宫
          邮编(POSTCODE):100000
          www.mzzy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5996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0124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0131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0-0057
          copyright 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



          COPYRIGHT@2016 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