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站
  • 登 录

    * 帐号或密码错误

    忘记密码?
    |注 册|网站地图

    中华民族

    • 概况
    • 吉祥图案

      民族地区

      • 概况
      • 发展成就
      • 重大经济文化活动
      • 自然景区
      • 人文景观
      • 特色产品

      民族经济

      • 概况
      • 民族经济政策
      • 特需用品
      • 民族风情旅游

      民族语言文字

      • 概况
      • 民族语文使用情况
      • 语言文字机构、专家、著作
      • 民族语文政策
      • 民族文字欣赏

      民族历史

      • 概况
      • 民族历史简介
      • 历史事件
      • 历史人物
      • 研究机构、专家与著作
      • 古代民族关系

      民族服饰

      • 概况
      • 民族服饰简介
      • 民族服饰工艺
      • 研究成果

      民族饮食

      • 概况
      • 民族特色菜系
      • 风味食品
      • 养生美食
      • 民族餐饮文化

      民族建筑

      • 概况
      • 特色建筑
      • 建筑工艺
      • 建筑文化

      民族风俗

      • 概况
      • 人生礼仪
      • 交往礼仪
      • 家庭习俗
      • 禁忌习俗
      • 研究成果

      民族节日

      • 概况
      • 传统节日

      民族文学

      • 概况
      • 民间文学
      • 作家文学
      • 作品推介
      • 民族文学刊物

      民族艺术

      • 概况
      • 民族音乐
      • 民族器乐
      • 民族舞蹈
      • 民族美术
      • 民族戏剧
      • 民族艺术家
      • 艺术团体

      民族工艺

      • 概况
      • 民族工艺品

      民族教育

      • 概况
      • 理论与政策
      • 民族文化传承
      • 机构与成果

      民族科技

      • 概况
      • 科技贡献

      民族传媒

      • 概况
      • 民族出版机构
      • 民族传媒
      • 民族影视作品
      • 报刊杂志
    • 民族歌舞
      • ·天籁之声
      • ·民族音乐家
      • ·民族舞蹈家
      • ·民族器乐
      • ·热门单曲
      • ·文艺演出
      • ·资讯
      • ·民族艺术院团
      • ·歌舞乐合辑
      • ·粉丝推送
    • 特色村寨
      • ·公众推荐
      • ·大美村寨
      • ·村寨风情
      • ·村寨设计
      • ·特刊
      • ·他山之石
      • ·政策法规名录
      • ·民族建筑
    • 民族医药
      • ·资讯
      • ·政策法规名录
    • 民族文博
      • ·博物馆巡游
      • ·镇馆之宝
      • ·文物欣赏
      • ·专题展览
      • ·文博动态
      • ·文博知事
    • 民族体育
      • ·传统体育运动会
      •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 ·民族体育文化
      • ·最酷运动
      • ·民间体育传说
      • ·传统体育活动
      • ·民族体育欣赏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成品
      • ·传承人
      • ·政策文献
    您的位置: 首页>特色村寨>大美村寨>省份>详细页

      樟坪畲族乡


      编辑整理:王铁志

      级别:

      浏览量:

      关注度:1000

      简介: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是江西省八个畲族乡之一,是鹰潭、贵溪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樟坪畲族乡

      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是江西省八个畲族乡之一,是鹰潭、贵溪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地处距贵溪城区60公里的南部山区,东交上饶铅山县、南连双圳乡、西邻文坊镇,北毗西窑乡,全乡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亩,山林面积3.8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1.3万亩,全乡总人口1248人;其中畲族684人,汉族564人,全年四季分明,气温适中,冬冷夏凉,尤为夏季气候凉爽,素有"避暑山寨"美称。

      江西贵溪市樟坪畲族乡 (摄影:王铁志)

      该乡是靠山吃山的典型林业乡,境内有富饶的森林资源,优美的 自然景观,深厚的民族文化和优越的投资环境。近年来,依托竹林资源优势,大搞高效笋竹两用林开发,现已共开发近1500亩。在林木方面,主要以杉木、松木为主,有国家保护珍稀树种,如红豆杉、银杏等;国家保护动物数种如穿山甲、果子狸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贯穿全乡南北的公路,实现了全乡的一体贯通,南电联网;农网改造的胜利竣工,保证了畲乡的用电,程控电话,有线电视从开通逐步走向普及。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畲乡兴办了拉丝厂、木制工艺品厂,竹筷厂、投资入股"贵溪竹辉公司"等等,振兴了畲乡的乡镇企业,实现了资源优势到经济效益的良性转化。

      畲族建筑特色特征:畲村的房屋格局基本上有二种类型,“竹竿寮”和“走马寮”。“竹竿寮”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竹竿厝。它门面小但纵深长,就象竹竿一样修长。通常每排立五根柱子,栋柱与第二柱相隔一丈;第二柱与廊柱相隔五尺,前五尺为走廊,正厅照壁在后二柱之间,照壁就在两边的挟柱。照壁中间设有神龛,奉祀祖先。

      一幢房屋至少有两“木扇”柱子在两边牵墙,形成三格。也有五、七、九格不等的。正厅左右对称,偏间铺以地板,前一丈的方间为“暖堂”。堂前中间的桌下放有方形火炉,冬、春季可取暖、烘干。后一丈间铺设有对面床,中间空地为通往厨房的通道,照壁后无天井,而是砌上墙,做厨房用。楼上设谷仓和客房,正厅楼上不隔房间。

      畲族民居(摘自:沈国雄79475新浪微博)

      畲乡山青水绿,森林茂密,优美的自然景观,结合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畲乡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畲族的祖籍在广东汕头,明朝中期搬迁于此,畲族有自己的语言,近似客家话,畲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主要节日大年(正月初一),小年(初一的前一天),喜爱对山歌,形式多种,有交恋(锁歌)采茶,马灯舞,畲族更有自己许多的传统手工艺,如用棉线织成的编袋,用麻线织成的草鞋、用毛竹编织成的扁篮、用木板做成的踏板鞋等等。都很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星罗棋布的景点,更是令人赏心悦目"千年姊妹枫"、"泉水瀑布群"、"卡子洞"等等。丰富的民族文化,溶于这美丽的畲族,畲乡的旅游业潜能无比。

      中国畲族民歌节暨“畲家飘歌”(摄影 新华网 戴琳凌)

      畲族男女服饰基本类同于当地汉人。但人口相对集中的闽浙两地畲族服饰尚存一定的民族特色,尤以闽省畲家妇女特色显著,并因地域、婚姻状态而纷呈异彩。闽东北畲族妇女发式称为"凤凰髻",16岁前少女用红绒缠辫子,盘绕头上,额前留"留海",畲族称为"布妮头"。成年已婚妇女发式畲族称为"山哈娜头",随地域不同略有差异。流行于闽侯,福州,古田,连江,罗源和宁德南路飞鸾一带发式称为"凤头髻"。流行于福安和宁德大部分区域的发式称为"凤身髻",流行于福鼎和霞浦西路发式称为"凤尾式"。闽南,闽西有的畲村妇女发式也不同于当地汉人,如漳平,华安,漳浦,长泰等县畲族妇女发式为"龙船髻"。闽北畲族妇女以百根银簪并配以红绳,料珠,装成"扇形髻"。浙西南畲族妇女发饰称为"笄"。

      畲族服饰(摘自:百度图片)

      畲族婚俗实行一夫一妻制,初时实行族内远房成婚,对歌找恋人,自许终身,后来逐渐演变为经媒人介绍,双方同意后聘礼成婚,现畲汉通婚日趋增多。婚嫁方式有女嫁男、男嫁女、做两头家、子媳缘亲等形式。嫁妆是犁、耙、锄、棕衣等带动工具和工艺精制的竹木制品、日用家俱。婚礼仪式有拦路(门)、举礼、喝宝塔茶、脱草鞋、借镬、杀鸡、撬蛙、对歌、对盏、留箸、留风水、行嫁、拜堂、传代、回门等环节。

      畲族婚礼(摘自:360图片)

      畲族舞蹈(摘自:360图片)

      畲族也是一个善歌能舞的民族,歌比舞较普及,舞蹈主要蕴藏在祭祀活动中。解放后,在汉族文艺工作者的帮助下,整理出了一批歌与舞的曲子,并创作了一批新内容的可上舞台表演的歌舞。畲族舞蹈在旧社会主要蕴藏在祭祀活动中,故以往有的文艺研究者说畲族没有舞蹈,其实祭祀中的舞蹈也是民间舞蹈。

      畲族乌饭得名副其实,吃起来连碗筷也被染粘成乌黑色。不过它的味道相当不错,吃一口清香糯柔,细腻惬意,别有情趣。倘若将乌饭贮藏在阴凉通风处,则数日不馊。食用时,以猪油热炒,更是香软可口,堪称畲乡上等美食。

      畲族银器

      畲族银器是中国传统银雕工艺与畲族文化相融合的典型表达,是畲族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记载着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畲族文化变迁的发展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在畲族银器制作中,以福安叶氏一脉的“珍华堂”银雕最为突出,已传承200多年,对丰富完善畲族银器制作历史起到积极作用。

      畲族银制品(摘自:360图片)

      樟坪畲族乡是贵溪乃至鹰潭地区旅游中的重要的特色资源。樟坪畲族文化的内涵与鹰潭以道教文化和贵溪鬼谷子文化一起为鹰潭三线呼应的文化名片。现已规划建设了图腾文化广场、畲族风情商贸街、上山修竹宾馆,打通荷树岭——上山通道。依托樟坪——太源——篁碧(赣东北三个少数民族乡联通)公路,筹划开发卡子岗及桃田古村落旅游线;依托畲乡的自然环境特点,筹划开发森林公司、竹博园等景点;依托国防战备公路,筹划双圳——甑盖山——西排与双圳——火烧关游线。建设内容:畲族文化广场和畲族民族文化宫的建设;畲族风情寨建设:“卡子岗——桃田村——樟坪乡政府”廊道及大地景观打造;特色畲乡寨门建设:卡子岗空中门楼建设;修竹山庄和上山度假村提升建设;慈清寺整修;甑道山游览道建设。

      樟坪畲族乡的畲族农家乐(摄影:王铁志)

      项目规模:樟坪畲族乡区域南北长约18km,东西宽约7km,总面积122平方公里。9个景区总体招商三期总投资约1.6亿元。樟坪畲族乡旅游区旅游建设投资核算累计投资总额约为1.6亿元,按实现旅游接待规模10万人次/年、人均消费标准600元,在2009-2026年间,旅游业实现累计收入1058000万元,年平均利润率。

      着力发展畲族风情游,就要从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方面加强对发展樟坪畲族风情游的支持;加强业务指导,培养一批懂旅游、懂管理的专业人才,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管理;加强项目扶持,帮助樟坪畲族乡向国家申报AAA级景区,并以此申报与旅游有关的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扶持;加强对樟坪畲族乡畲族风情游的营销宣传,把樟坪畲族风情游纳入鹰潭市乃至江西省旅游宣传营销内容,以此扩大樟坪畲族风情游的影响力。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图片

      [2]360百科、图片

      [3]新华网

      [4]沈国雄79475新浪微博

      数据统计

      浏览量:

      粉丝数:102

      村寨等级:

      创建时间:2017年07月04日

        公众推荐

        • 红岩村

        • 东光村

        • 海南保亭槟榔谷

        • 四川汶川木上羌寨...
          村寨风情

          • 特克斯,我的故地

          • 拉祜族新米节的来...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联盟| 友情链接中国政府网中国民委民族文化宫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民族出版社民族画报社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民族博物馆贵州民族文化网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
          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
          大街49号院民族文化宫
          邮编(POSTCODE):100000
          www.mzzy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5996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0124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0131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0-0057
          copyright 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



          COPYRIGHT@2016 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