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站
  • 登 录

    * 帐号或密码错误

    忘记密码?
    |注 册|网站地图

    中华民族

    • 概况
    • 吉祥图案

      民族地区

      • 概况
      • 发展成就
      • 重大经济文化活动
      • 自然景区
      • 人文景观
      • 特色产品

      民族经济

      • 概况
      • 民族经济政策
      • 特需用品
      • 民族风情旅游

      民族语言文字

      • 概况
      • 民族语文使用情况
      • 语言文字机构、专家、著作
      • 民族语文政策
      • 民族文字欣赏

      民族历史

      • 概况
      • 民族历史简介
      • 历史事件
      • 历史人物
      • 研究机构、专家与著作
      • 古代民族关系

      民族服饰

      • 概况
      • 民族服饰简介
      • 民族服饰工艺
      • 研究成果

      民族饮食

      • 概况
      • 民族特色菜系
      • 风味食品
      • 养生美食
      • 民族餐饮文化

      民族建筑

      • 概况
      • 特色建筑
      • 建筑工艺
      • 建筑文化

      民族风俗

      • 概况
      • 人生礼仪
      • 交往礼仪
      • 家庭习俗
      • 禁忌习俗
      • 研究成果

      民族节日

      • 概况
      • 传统节日

      民族文学

      • 概况
      • 民间文学
      • 作家文学
      • 作品推介
      • 民族文学刊物

      民族艺术

      • 概况
      • 民族音乐
      • 民族器乐
      • 民族舞蹈
      • 民族美术
      • 民族戏剧
      • 民族艺术家
      • 艺术团体

      民族工艺

      • 概况
      • 民族工艺品

      民族教育

      • 概况
      • 理论与政策
      • 民族文化传承
      • 机构与成果

      民族科技

      • 概况
      • 科技贡献

      民族传媒

      • 概况
      • 民族出版机构
      • 民族传媒
      • 民族影视作品
      • 报刊杂志
    • 民族歌舞
      • ·天籁之声
      • ·民族音乐家
      • ·民族舞蹈家
      • ·民族器乐
      • ·热门单曲
      • ·文艺演出
      • ·资讯
      • ·民族艺术院团
      • ·歌舞乐合辑
      • ·粉丝推送
    • 特色村寨
      • ·公众推荐
      • ·大美村寨
      • ·村寨风情
      • ·村寨设计
      • ·特刊
      • ·他山之石
      • ·政策法规名录
      • ·民族建筑
    • 民族医药
      • ·资讯
      • ·政策法规名录
    • 民族文博
      • ·博物馆巡游
      • ·镇馆之宝
      • ·文物欣赏
      • ·专题展览
      • ·文博动态
      • ·文博知事
    • 民族体育
      • ·传统体育运动会
      •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 ·民族体育文化
      • ·最酷运动
      • ·民间体育传说
      • ·传统体育活动
      • ·民族体育欣赏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成品
      • ·传承人
      • ·政策文献
    您的位置: 首页>特色村寨>大美村寨>省份>详细页

      恩和村


      编辑整理:王韵茹

      级别:

      浏览量:

      关注度:1000

      简介:

      恩和村

      恩和村隶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恩和乡,位于额尔古纳河以东、大兴安岭以西的中俄边境线上,与俄罗斯仅一水之隔。恩和村地理坐标为,北纬50°49′,东经119°54′,地处哈乌尔河畔,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森林腹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南北长,东西狭窄。

      自然和人文

      恩和村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开采较少,以白桦林、兴安落叶松为主,次生林范围较小。山地林区野生浆果种类较多,有越桔、水葡萄、蓝莓、草莓等10余种,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是酿制果酒、制作果酱的优质原料;有黄芩、杏仁、芍药、防风、荆荠等上百余种野生药用植物。境内珍贵野生动物较多,如黑熊、狍子、飞龙、猞猁、狐狸、飞鼠、黄鼬、花鼠、小獭、等,其品种、数量均全市名列前茅。恩和境内矿藏丰富,黄金、铁矿石储量更为突出。

        恩和村的生态环境(摄影:王铁志)

      恩和地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的交界,海拔低,紫外线较弱。这里正好在草原和森林过渡的地方,两种景致都有,且错落有致,中间还有哈乌尔河流过形成的湿地景观。风光秀丽,景色颐人。尤其是盛夏季节,沿途有大片的野花,油菜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成片的树林,是摄影者的理想去处。恩和夏秋的气候很好,凉爽适宜,森林植被茂盛,含氧量高,适合长时间徒步。

        恩和村的俄罗斯族博物馆(摄影:王铁志)

        博物馆展示的生活用品(摄影:王铁志)

      居住俄式木刻楞房屋,但饮食上中西双重性明显。酷爱清洁、花卉和歌舞。穿着上女子较为突出,多穿长裙、布拉吉、围三角头巾。信仰东正教,尊从教义,在过中国传统节日的同时,也按俄族时令过本民族的节日,如巴斯克节、泼水节等。冬季还使用马车和爬犁等交通工具。婚、丧、嫁、娶等习俗基本汉化,但也保留着婚礼上撕长者裤子、死者墓前立十字架和封闭墓地等原始习俗。

      历史

      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三、四十年间,中国以山东、河北为主的“闯关东”移民流与沙俄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奉行的“边区俄罗斯化”的移民流在额尔古纳河盘砰然相撞,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往来,继而联姻,繁衍生息,永久定居。恩和,俄语称“噶拉湾”,于1956年10月建立恩和乡政府。

      饮食

      当地的饮食大多跟俄罗斯相似。如:列巴、野果酱、酸黄瓜、西米丹、饺子、熏肠等等。除了俄罗斯特色风味美食,可选择的特色美食还有有草原风味"全羊宴",手把肉、炒羊肉、爆羊肚、烤羊腿、烤羊肉串、炒心肝肺、炸肉丸、溜羊尾、羊肉汤等。

        村民烤制的俄罗斯族传统食品列巴(摄影:王铁志)

      民居

      俄罗斯的传统民居叫做“木刻楞” ,它既有西方建筑风格,又有森林及民族文化内涵,全部为原木垛起,房顶及室内均为木板装饰,冬暖夏凉,古朴庄重。。在这里,连片分布的九十余栋木刻楞传统民居大部分保存完好。

      “木刻楞”是一种用原木刻槽相互咬合叠罗而成的木质房屋,可以看出这种房子的选料是十分考究的,原木的直径一般都在20厘米以上,粗的可达40厘米,每栋房子都要选择一样粗细的原木,原木上下削平,两根原木之间夹上长在松树林间的一种叫“茅蒿”的苔藓,以保证主体建筑的坚固、保暖、耐用;屋脊是用笔直的松木劈成的“灯笼板”铺成,而不使用锯破开的板,这样的屋脊不仅疏导雨水的性能良好,且耐腐蚀,一般可用四、五十年;室内地面时用松木拼得严实合缝的地板。而一些考究的人家,在门窗、屋檐上都雕刻有工艺装饰图案,地板也涂上橘黄色彩漆,在刷漆之后还要上光打蜡,显得十分豪华。

        恩和村的俄式木刻楞传统民居(摄影:王铁志)

      节日

      这里的俄罗斯族信仰东正教,景区内也设有教堂。他们的节日“巴斯克节”(耶稣复活节)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期间,家家户户要念经祈祷挂松枝,还要将家里打扫干净,布置一新,穿上传统的民族服饰,制作五颜六色的糖果、糕点、彩蛋,开展荡秋千,撞彩蛋,唱歌,跳舞等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节日一般持续七天,至今仍以活动方式传承,与村落生活的俄罗斯族人生活密不可分。

      歌舞

      俄罗斯族人热情大方,能歌善舞。每逢喜庆之日,或亲朋相聚之时,他们就拉起手风琴,唱起歌,跳起舞来。其舞蹈形式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踢踏舞、头巾舞和赶马车舞等等。

      俄罗斯族舞蹈常有快跑、跳跃、快速旋转等剧烈的动作。俄罗斯舞的特色之一,就是在舞蹈中常常带有竞技的精神,和一般男女共舞的双人舞不同,俄罗斯的双人舞常是一方跳完以后换另外一方跳,像是一场男孩女孩的跳舞竞技赛。

        村内的俄罗斯文化展演大厅(摄影:王铁志)

      踢踏舞是俄罗斯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复活节时跳的舞蹈之一。跳此舞时,男女老少穿上皮鞋一起参加。用手风琴伴奏,众人围成一圈,用脚尖、脚跟、或脚掌的某一部位击地,发出踢踏响声。妇女们边跳边挥手绢,男人们边跳边吹口哨,拉琴者亦加入跳舞行列边拉边跳。节奏清晰多变,脚下动作灵活而响声大,场面活跃热烈。舞姿优美,步调矫健,节奏欢快,远胜今日流行的迪斯科,深受俄罗斯年轻人的喜爱。

        俄罗斯歌舞表演(摄影:王铁志)

      该村开展民俗旅游始于2000年开始实施的兴边富民行动,当时政府给每户支持5万元开展农家乐旅游,村民们将土坯房简单装饰一下显示出俄罗斯民居风格,自己烤制俄罗斯列巴,制作俄罗斯奶制品,俄式饮料嘎瓦斯招待来访的游客,很快把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目前除了这些体验俄罗斯族家庭生活的旅游项目外,游客还可以参观木刻楞建造的俄式教堂、俄罗斯族民俗博物馆,在演艺大厅观看从俄国引进的俄罗斯演员表演的俄罗斯舞蹈、吃俄式大餐。目前,到恩和俄罗斯族文化村休闲度假,已经成为到呼伦贝尔旅游人人都必定要去的一个项目。

      附近旅游点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距室韦乡约70公里,适合自驾游,沿途交通便利,风景宜人。

        呼伦贝尔草原(王铁志摄影)

      参考:

        中国传统村落——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民族乡恩和村·呼和浩特新闻网

      数据统计

      浏览量:

      粉丝数:102

      村寨等级:

      创建时间:2017年10月09日

        公众推荐

        • 红岩村

        • 东光村

        • 海南保亭槟榔谷

        • 四川汶川木上羌寨...
          村寨风情

          • 特克斯,我的故地

          • 拉祜族新米节的来...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联盟| 友情链接中国政府网中国民委民族文化宫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民族出版社民族画报社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民族博物馆贵州民族文化网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
          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
          大街49号院民族文化宫
          邮编(POSTCODE):100000
          www.mzzy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5996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0124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0131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0-0057
          copyright 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



          COPYRIGHT@2016 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