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站
  • 登 录

    * 帐号或密码错误

    忘记密码?
    |注 册|网站地图

    中华民族

    • 概况
    • 吉祥图案

      民族地区

      • 概况
      • 发展成就
      • 重大经济文化活动
      • 自然景区
      • 人文景观
      • 特色产品

      民族经济

      • 概况
      • 民族经济政策
      • 特需用品
      • 民族风情旅游

      民族语言文字

      • 概况
      • 民族语文使用情况
      • 语言文字机构、专家、著作
      • 民族语文政策
      • 民族文字欣赏

      民族历史

      • 概况
      • 民族历史简介
      • 历史事件
      • 历史人物
      • 研究机构、专家与著作
      • 古代民族关系

      民族服饰

      • 概况
      • 民族服饰简介
      • 民族服饰工艺
      • 研究成果

      民族饮食

      • 概况
      • 民族特色菜系
      • 风味食品
      • 养生美食
      • 民族餐饮文化

      民族建筑

      • 概况
      • 特色建筑
      • 建筑工艺
      • 建筑文化

      民族风俗

      • 概况
      • 人生礼仪
      • 交往礼仪
      • 家庭习俗
      • 禁忌习俗
      • 研究成果

      民族节日

      • 概况
      • 传统节日

      民族文学

      • 概况
      • 民间文学
      • 作家文学
      • 作品推介
      • 民族文学刊物

      民族艺术

      • 概况
      • 民族音乐
      • 民族器乐
      • 民族舞蹈
      • 民族美术
      • 民族戏剧
      • 民族艺术家
      • 艺术团体

      民族工艺

      • 概况
      • 民族工艺品

      民族教育

      • 概况
      • 理论与政策
      • 民族文化传承
      • 机构与成果

      民族科技

      • 概况
      • 科技贡献

      民族传媒

      • 概况
      • 民族出版机构
      • 民族传媒
      • 民族影视作品
      • 报刊杂志
    • 民族歌舞
      • ·天籁之声
      • ·民族音乐家
      • ·民族舞蹈家
      • ·民族器乐
      • ·热门单曲
      • ·文艺演出
      • ·资讯
      • ·民族艺术院团
      • ·歌舞乐合辑
      • ·粉丝推送
    • 特色村寨
      • ·公众推荐
      • ·大美村寨
      • ·村寨风情
      • ·村寨设计
      • ·特刊
      • ·他山之石
      • ·政策法规名录
      • ·民族建筑
    • 民族医药
      • ·资讯
      • ·政策法规名录
    • 民族文博
      • ·博物馆巡游
      • ·镇馆之宝
      • ·文物欣赏
      • ·专题展览
      • ·文博动态
      • ·文博知事
    • 民族体育
      • ·传统体育运动会
      •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 ·民族体育文化
      • ·最酷运动
      • ·民间体育传说
      • ·传统体育活动
      • ·民族体育欣赏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成品
      • ·传承人
      • ·政策文献
    您的位置: 首页>特色村寨>大美村寨>省份>详细页

      浙江畲村行(三):云中的李宝村


      作者:滕俊

      级别:

      浏览量:

      关注度:1000

      简介:

      浙江畲村行(三):云中的李宝村

      李宝村的文化长廊

      6月份的浙南山区,正逢梅雨季节,镶嵌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绿谷之中的李宝村,云雾缭绕,显得格外清新。

      上午9时,李宝村“风情畲寨农家乐”已经闹腾开了。来自台州的一群游客转动石磨,做起了畲家特色菜肴“豆腐娘”。看着客人们兴奋的模样,“风情畲寨”老板雷林忠笑得合不拢嘴:“开寨以来天天客满,光是做‘豆腐娘’,一天就要给游客磨上几十斤豆子。”“这几天慕名而来的游客有六七十拨,全村8家农家乐都接待不过来。”指着停满了外来车辆的停车场,李宝村党支部书记雷刘东说:“还是那栋老房子、那些地和人,以前混个温饱,现在吆喝山水、卖文化,也能赚到金元宝。”

      碓麻糍

      李宝村离县城20多公里,处在大均乡的半山腰上,森林覆盖率高达97%,全村503人,畲族人口占98%。走在李宝村,畲族文化元素处处得到体现:重瓦飞檐的畲寨山门,散发木香的木制民居,石块垒砌的游步石道……从2015年以来,李宝村在各级政府帮扶下,先后投入逾800万元,改善村容村貌,村里建起了畲族舞蹈队、山歌队。“现在烧些畲族的家常菜,整理出老屋当客房,守在家里也能致富。以前大家都想着走出大山,现在村里搞旅游,游客多起来了,村民也留下了。”“畲寨农家乐”老板雷忠隆说,以前他靠种中药材换点钱,农闲时去城里打临工补贴家用,想不到现在自己也当上了老板。悄然转变的还有年近六旬的雷聪仁:身着畲族凤凰装,手在成束的纱线间飞舞,编织着传统畲族彩带。一旁的游客不停地按着快门抓拍。“从来没有照这么多相啊!”雷聪仁还有点不好意思。村里像她一样的畲族文化艺人有八九位,成为游人们相片中的风景。

      李宝村的畲族民居

      村中的畲歌演唱

      山村发展之路下一步该怎么走?这是村党支部书记雷刘东常思考的问题。李宝村优质的生态环境和朴实的民风,引来了商业资本的青睐。2015年12月,来自杭州的投资商卢仲华,在乡、村党员干部的支持下,注册了名为“云中公社”的公司,开始他“和谐共富的乡村社区梦”建设。村民共富、乡土保护、伦理重建,逐步推进的建设计划,还有旅游业、农业的供给侧改革尝试,这些都与景宁孜孜以求的“探索山村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发展之路高度契合。“云中公社”准备打造一个农村社区的致富共同体,既实现物质共同富裕,也达到人文环境和谐。

      云中公社的民宿

      景宁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民宿,但是李宝村的云中公社一定是最特别的一个。这不是因为生态、风景,而是因为模式,大家都会被李宝村一年多来的巨变感到震撼。

      “李宝模式一”:游客限号来。根据《李宝村村民公约》,全村每天最多接待外来游客103人。超过这个人数,无论你出多少钱,云中公社都会客气地告诉你:“请明天再来。”“之所以制定这个‘103人’的限号制度,我们是经过严格的环境容量测算得出的,超过容量会对环境产生破坏。”村党支部书记雷刘东说。

      “李宝模式二”:不呼朋引伴。今年正月,按照云中公社建议,李宝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最后以全票通过的结果形成一个新的村规民约。在这份村规民约中,赫然写着一条:“除过年前后半个月,全体村民不得随意呼朋引伴来李宝村旅游。”这与山区农民的热情好客看似截然对立。全国劳模、村支书雷刘东说:“来的都是客,热情待客是我们畲民的传统。只是希望全体村民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共同保护生态,大家很快也都接受了这个新规定。”

      “李宝模式三”:蔬菜不成片。生态食材种植是云中公社最先开发的产业,也是最注重的产业。但是,在重金打造的生态食材基地里,却找不到成片种植的蔬菜瓜果。卢仲华介绍说:“云中公社的生态食材基地首期有100多亩,应季蔬菜有数十个品种,但每一块地里都是套种,这一行是白菜,下一行可能就是土豆。之所以‘严禁成片’,是为了避免规模种植后容易带来的病虫害。”

      “李宝模式四”:坚决戒大棚。100多亩的生态食材基地,有一条铁的“军规”:绝对不允许大棚的出现。换言之,这里绝不种反季节蔬菜瓜果,这是基于“传统自然农法耕种”的生态理念。

      传统自然的农法耕种

      “李宝模式五”:开荒种野草。云中公社的田地里有很多旺盛生长着的野草,云中公社的员工介绍说,这些野草的种子是从外面严格挑选回来的。由于云中公社“一根筋”地拒绝化肥农药,通过种植野草来弥补刚开荒的土地肥力不够的缺陷,同时,这些野草也是基地羊、鸭等禽畜的生态饲料。

      纯天然的西红柿

      “李宝模式六”:猪粪要检测。一般来说,只使用农家肥已经算是生态种植的较高档次了。但是,在云中公社这还不达标。为了让基地的作物“吃”上最安全的养分,云中公社对猪粪、鸡粪等农家肥进行严格甄选。取样之后,专程送到上海、杭州等地去检测有无重金属残留污染。同时,他们将山茶油饼等植物肥料与兔、羊等草食动物肥作为常规有机肥选择。

      无污染的农产品

      “李宝模式七”:人人是老板。按照云中公社和李宝村的协议,整村农业、旅游业交由云中公社统一运营。为此,云中公社下属的云耕生活旅游公司拿出20%的股份收益归全体村民所有。“换句话说,我们村人人是老板,家家参与分红。”雷刘东说,“再不是全村资源只为几家先行一步的农家乐所用。”

      “也许是我太留恋和谐的民风,太希望看到村民富裕的生活;或者,是因为太珍惜这块净土,所以,我想在这里尝试建设一个梦中的桃源,一个致富共同体。”卢仲华对我说。

      经由云中公社的定点配送,从李宝村的田间山头走上了数百户杭州、上海等城里人的餐桌,云中公社与全村开始赚到第一桶“生态金”。

      2017年1月20日至22日,“带着老外寻年味儿”活动就在李宝村举行,来自美国、挪威、巴基斯坦等14个国家的17位外国友人在李宝村品尝到了由“云中公社”提供的新鲜芹菜、玉米、笋干,自制的老豆腐和自酿的红曲酒,丰盈着农家宴,满足了客人们的味蕾。

      自酿的红曲酒

      云雾缭绕的李宝村

      在采访中,一个偶然发生的插曲让人感慨。那天上午,当我们刚走进“云中公社”的种植基地时,卢仲华发现路边出现了一处被暴雨冲塌的缺口,立即打电话给村里,要求此处加强安全防护。约半小时后,当我们结束参观走出基地时,发现这段缺口前的木栅栏已经安装完毕,村民们正在进行收尾工作。村支书雷刘东说:“村里人的心齐了,干劲来了,办事有效率,村庄也更有盼头。”

      数据统计

      浏览量:

      粉丝数:102

      村寨等级:

      创建时间:2018年05月03日

        公众推荐

        • 红岩村

        • 东光村

        • 海南保亭槟榔谷

        • 四川汶川木上羌寨...
          村寨风情

          • 特克斯,我的故地

          • 拉祜族新米节的来...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联盟| 友情链接中国政府网中国民委民族文化宫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民族出版社民族画报社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民族博物馆贵州民族文化网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
          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
          大街49号院民族文化宫
          邮编(POSTCODE):100000
          www.mzzy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5996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0124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0131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0-0057
          copyright 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



          COPYRIGHT@2016 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